蔬菜是市民每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农产品。时下,市场上供给的蔬菜分为普通蔬菜、品牌蔬菜、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有机蔬菜,等等。其价格由低到高,相差悬殊,有的达几倍甚至十几倍。但是,“价高”有机蔬菜是否真的代表“质优”?“贵的”蔬菜是否一定就是“好的”?记者调查了解到,其实,一些价格相差悬殊的蔬菜质量并无太大区别,而有着动人字眼的有机蔬菜也不都名副其实。
消费者:有机蔬菜叫好不叫座
什么是有机蔬菜?根据国家有机产品标准规定,“有机农业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也就是说,有机蔬菜应是完全不使用化学农药的蔬菜,是安全等级最高的蔬菜。
正因为有机蔬菜没有化学农药污染,纯天然,其品质最有保证,才被赋予较高价格。市民在市场上购买蔬菜时会发现,有机蔬菜与无公害蔬菜或常规蔬菜相比,其价格相当高,如同样为西红柿,常规的售价为每公斤5.6元;而有机认证的售价每公斤高达57元之多。再如有机芹菜的零售价为每公斤24元,是常规芹菜价格的6倍。
不少消费者尽管知道有机蔬菜价格高,还是愿意买,主要原因是图个“放心”。市民张女士说:“媒体经常曝光问题食品的案例,因为担心农药残留,为了健康,宁愿多花点钱买品牌蔬菜、有机蔬菜,至少从心理上能安心一些。”
按理说,有机蔬菜如果质优价高也是正常的。目前,有机蔬菜主要供应大型超市等部分高端市场,能够接受有机蔬菜价格的则是一少部分富裕家庭。实事求是地讲,随着人们对有机蔬菜认可度的提高,有机蔬菜的销量逐年上升。但总体来看,其在蔬菜销售总量中占比还很低。出现这种情况,有机蔬菜价格高不被大众接受只是其中原因之一,其实,最主要原因是消费者难以分清哪些是真正的有机蔬菜。
市场上但凡真正的有机蔬菜都贴有国家有关部门认证的有机标签。不过,有相当部分消费者抱有疑问,贴上有机标签的蔬菜就真的“有机”吗?这也难怪,用肉眼单从外表的确无法看出来与普通蔬菜的区别。多数老百姓就是担心上当,怕花高价却买来普通蔬菜。尽管商家广泛宣传有机蔬菜的好处,但是,有机蔬菜还是不能像一般无公害蔬菜那样供不应求。从一些超市蔬菜柜台情况可以看到,许多包装精美的有机蔬菜摆放久了,生产标签打的日期多是几天前的,塑料薄膜内的菜明显发干变蔫了。
市场:有机蔬菜良莠不分
消费者对有机蔬菜的担心不无道理,事实上有机蔬菜质量确实不容乐观。最近,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了2015年蔬菜比较试验报告,结果就让消费者大跌眼镜。本市大型超市、副食品市场和社区便利店销售的蔬菜整体质量呈安全水平,但是认证蔬菜样品单项农药检出率高于常规蔬菜样品。13种有机蔬菜中,有9种检出百菌清单项农药残留,占比为69.23%。
百菌清纯系化学合成农药,上述9种“有机”蔬菜检出值虽未超出国家《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但不符合国家《有机产品》标准。市绿色食品流通协会一位负责人说:“出现农药残留被检出的情况,根据国家的标准,即便是微量的,只要是检出来,就不符合有机产品的特征。”
有机蔬菜生产时应该十分纯净,杜绝一切化学东西,但在市场上抽检出如此高比例的不合格有机蔬菜,令消费者大为震惊。“真的不敢相信,这些贴着最高等级安全标签的‘贵族’菜竟也骗人。”有市民失望地说,“今后谁还愿意买高价的有机菜呀!”
尽管有生产商解释说,出现这种情况是意外,可能是周边相邻的菜地飘来的农药造成的。还有的说是销售部门在分拣、包装、贴标、运输过程中可能贴错标志才出了问题。然而,这些理由难以让消费者信服。
记者在农村采访时,发现有机蔬菜生产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记者跟随有关部门在某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考察,当地领导和生产商摆出一系列蔬菜让大家品尝,口口声声说是有机的,不打任何农药。记者不经意地问一位躲在人群后的打工者:“这大棚里的蔬菜打农药吗?”对方答:“当然打,不打农药虫子怎么治?”其泄露的内情令记者惊诧不已。
还有一次,记者随有关部门检查菜市场,抽查到某品牌的有机韭菜中含有农药。在检查人员反复追究下,生产商才私下道出问题的缘由,原来,该基地生产的有机韭菜供货不足,为确保不断货,就从农贸市场采购了一批普通韭菜冒充有机的配货给超市。
而在城乡市场或超市中销售的所谓有机蔬菜也是良莠不齐,真假混杂。有的生产者或商贩擅自在包装箱上打上有机蔬菜的字样,大肆高价兜售没有认证的“有机”蔬菜。也有的商贩干脆把某些没有任何包装和认证标志的普通蔬菜直接打着有机蔬菜的旗号进行叫卖,就为卖个高价。
近两年,在农贸市场里几乎都卖一种外表蓬松的“有机菜花”,就因加上“有机”两字,这种菜花价格陡升,每公斤达12元以上,而普通的菜花则每公斤6元左右。对此,相关蔬菜研究专家表示,真正的“有机”是对蔬菜种植环境的要求,并且很难在农贸市场买到。所谓有机菜花并不是菜花品种,而是对蔬菜种植环境的要求,不是说长得蓬松的就是有机菜花,紧凑的就不是,而是只要种植环境能达到有机标准,都可以称为有机菜花。目前农贸市场广泛叫卖的这种“有机菜花”其实就是一个菜花新品种而已,跟“有机”毫不沾边。
追问:如何对待有机蔬菜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国内有机食品认证存在重认证、轻监管的现象。据了解,全国20多家机构有认证资格,而未经批准的远不止这个数。不同机构在认证过程中对标准的执行有宽有严。尤其那些不规范的认证机构基于生存压力,几千元钱就可以搞定,极易将“认证”变成了“卖证”。认证机构更多的是对认证过程负责,生产过程中的监管由于“多龙治水”,难免出现部分经过认证的有机农产品不达标的现象。
另外,有关部门对取得有机蔬菜认证资格但是生产质量不达标的经营者,以及假冒有机蔬菜的生产者或经营者,缺乏一套完善和严格的奖惩制度,且处罚力度较弱,不能起到惩戒作用,导致一些假冒有机蔬菜的经营人员在巨大经济利益诱惑下,胆大妄为,屡教不改。
“谁来监管这些有机蔬菜认证机构和取得认证资格单位的后续生产,保证有机蔬菜认证的真实权威性,是目前有机农产品行业面临的棘手问题。”有农业专家建议,要规范有机产品认证市场,加强国家认监委等相关部门对认证机构的监管;政府相关部门应配合认监委,加强农业、质检、工商、卫生部门在有机蔬菜市场整顿上的合作,加大对非法成立的认证机构的打击。也有业内人士建议,要制定并采取市场退出机制,强化认证机构的权威性,对取得认证资格却不按照有机蔬菜标准生产者,要严厉打击,乃至取消其使用有机蔬菜标志的资格。
在当前有机蔬菜生产和销售尚处于真假好坏难辨的情况下,高价不代表高质量成为共识。那么,消费者如何应对这种不尽如人意的市场环境呢?“最好的办法是不要盲目迷信有机产品。”一位市消协负责人表示,“对于消费者而言,要合理、科学消费蔬菜产品,购买蔬菜既不过分迷信‘有机’,也不要全盘否定。”
从近期本市有机蔬菜、无公害蔬菜和常规蔬菜等比较试验结果看,三者之间的品质不一定相差那么多。本市大型超市、副食品市场和社区便利店销售的大葱、白菜、甘蓝、菜花、韭菜、芹菜等主要品种蔬菜整体质量呈安全水平,所以消费者在购买蔬菜时,要针对不同质量等级和品牌的蔬菜商品,综合考虑性价比,理性消费蔬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