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通过筛选2000多个中医方药,终于从植物青蒿中获得了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一时美谈。无独有偶,在农药界也有这样一段佳话,就是莱阳农学院孟昭礼教授研发的高效杀菌剂银果、银泰,而这段故事要从一首童谣开始说起。
“蚂蚁不上银杏树”是一首广泛传唱在沂蒙山区的童谣。1983年的夏天,孟昭礼出差到郯城县。在这里,他第一次听到了这种说法。这是真是假?孟昭礼开始细心观察。他发现,每当蚂蚁靠近银杏树时,都会敏感地转换行进方向。他当即采摘了一部分树叶,密封在一个塑料袋里。半个多月后,孟昭礼回到学校,打开塑料袋,他惊奇地发现,塑料袋内的银杏叶完全没有腐烂变质,还是那么绿!莫非银杏叶中含有驱虫和杀菌抑菌的成分?
为了验证这一疑问,孟昭礼开始查阅大量的古籍,结果发现,中国古代早就注意到了银杏神奇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银杏“盖阴毒之物,故又能杀虫消毒”,可以治疗“疮疥蛆瘤,乳痈溃烂”,这些妙用不正是它杀菌抑菌功能的表现吗?带着这样的想法,孟昭礼进行了上千次的化学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这样的结论:银杏各器官中确实含有丰富的杀菌抑菌成分,而银杏外种皮中杀菌成分的含量最为丰富。
如何能把种皮里的抑菌成分提炼出来呢?从银杏里提取量毕竟很少,能否将这种抑菌成分作为模板,从而人工合成呢?此时,中国着名植物病理学家林传光的一篇文章进入了孟昭礼的视线,1949年林传光从银杏外种皮中分离出了两种有机物:白果酸和白果醇,经过测定,白果酸对分枝杆菌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尽管白果酸无法进行结构改造和人工合成,但这一思路启发了孟昭礼——银杏果中应该还有别的抑菌因子。
寻找抑菌物这一重担落到了同课题组曲宝涵身上。历经三年,曲宝涵最终提取到了一种酚类化合物,它的杀菌抑菌效果比混合物提高了40倍。通过结构改造,孟昭礼合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银果和银泰,合成工艺大大简化,而生物活性却大大提高,对苹果腐烂病的防效达到100%,对干腐病的防效达到85%以上。此外,对草莓白粉病、蔬菜灰霉病、叶霉病、小麦纹枯病、苹果轮纹病、棉花黄萎病都有显着的防效。
此时,离孟昭礼第一次听到“蚂蚁不上银杏树”的说法已经过去了整整16年。当年风华正茂的一位青年学者已经变成了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