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渠道下沉,很多种子公司的销售网络逐渐下沉到乡镇。而随着利润大幅下滑,越来越多县级或乡镇经销商开始不从厂家进货,取而代之的是自己灌包。这些自己灌包的经营者很多达不到与基地制种大公司接触的门槛,只能与小型公司或私繁者合作。大中型公司销售不景气,库存大,开始缩小制种面积;相反,小公司和私繁者扩大了制种面积,堂而皇之占据了制种基地。“大船掉头难”,“小船”能否经得起“风浪”?
促销手段乏力
近几年种业市场竞争经历了几个不同时期:2008~2009年,竞争的是品种的优势;2010~2011年,品种同质化严重,竞争逐渐演变为宣传战、促销战、概念战;2012~2013年,竞争恶化,演变为价格战、赊销战等恶性竞争。当前,常规促销方法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再,多数经营者只能给品种“换名”继续忽悠。
经营者求新而盲从
当今新品种极度缺乏,一旦某区域或公司出现一个不错的品种或组合,套号大军就一窝蜂寻找亲本大量扩繁,大面积布点销售。他们在盲目求新的同时,忽视了品种的区域性和稳定性,这两大因素潜藏的巨大风险让人担忧。
外行加入新人崛起
行业外资金流入,为低迷的种子行业注入了不少活力。但是,由于缺乏操作经验,注定他们在大环境制约下不会太顺利。“乱世出英雄”,一批胆大、思路清晰、操作灵活的年轻经营者露头,一旦机会来临,将会诞生一批种业中坚力量完成新老更替。
打铁还需自身硬
武侠小说描述高手过招,经常会出现拼“内功”,内功深厚者胜出。品种、社会关系、资金实力这些只是“招数”,种业竞争真正的“内功”在于:超前的经营思路、过硬的销售团队、牢固的销售网络、精细化的管理等。
有些人寄望于未来,畅想种业市场将会被净化,随着土地流转、转基因市场开放,会给种业市场带来很多机遇。打铁还需自身硬,苦修“内功”做好准备,方能迎接未来种业的美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