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广宁江屯镇试种黄秋葵取得成效 将形成产业链

   日期:2014-09-09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137    评论:0    

  今年以来,最火的养生蔬菜应该是被称为“神奇蔬菜”的黄秋葵了,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这种植物,作为健康养生的农作物,一落地,“秋葵拥趸”就持续增加。在广宁江屯,黄秋葵却有另一个美誉——“植物黄金”,从今年清明节开始试种,到如今形成合作社大规模种植,成为珠三角热销产品,它正在创造着帮助当地农民致富的另一个奇迹。

  试种黄秋葵村民“嗅到”商机

  说起广宁江屯,不少人都知道那里是龙须菜种植大镇,当地政府考虑得更多的则是,除了发展龙须菜的产业链外,有没另一种特色农产品也能担当带领农民致富、发展当地经济的“大任”?过去几年,江屯镇政府不断尝试开发农业领域的创益增收,但选材与种植过程都不顺利,此前的番薯种植试点就由于收购量小,效益低,逐渐被弃种。

  看上去不起眼的黄秋葵开始帮助当地突破这个困局。去年,担任广宁德利蔬菜专业合作社社长的何灶连从海南回来,也带回了被称为“植物黄金金秋葵”的蔬菜种子,并分发给社员种植。

  一开始,对于这种从未见过的蔬菜,不少社员连连摆手拒绝种植。愿意试种的社员,和何灶连一样,在今年清明前后开始播种,60天后有了第一次收成,一天一摘,每斤收购价起步2元。短短半年,小面积种植的部分社员连本带利有了1万元的进账。

  成效初现,不少村民都“嗅到”商机,纷纷加入种植黄秋葵的队伍中。如今,在德利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水月村及周边近300多户群众共种植了200多亩黄秋葵,“合作社提供种植技术,统一收购、包装和销售,通过项目资金的投入,明年可能会增加200亩种植面积。”何灶连说。

  收益好正谋划产业化

  在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带路下,记者来到江屯镇黄秋葵种植示范基地江白村,这里的种植面积将近50亩。一眼望去,一片绿油油的黄秋葵在初秋的阳光下生机盎然,蕊黄色的花点缀在作物尖端,一黄一绿格外夺目。6位村民正在熟练地分拣刚摘下的黄秋葵,“身板直,表面呈淡紫色的黄秋葵是上好的优品,相反,身板弯曲的就是次品。”村民告诉记者,优品的市场价在销路好的时候会达到每斤10元以上,次品也有每斤2元左右。

  按照一亩地年产量5000斤计算,何灶连预计,这个示范基地年产量达250000斤,一年可收入近10万元。

  年初在网络上看到黄秋葵具有降血糖等药用功效后,水月村村民梁肇玉开始四处寻找种子,在社员梁大泉的帮助下,梁肇玉不但顺利拿到种子,还得到何灶连的技术指导。“从播种、种植株距到施肥,社员之间都互相交流合作,现在我种植的8亩黄秋葵高峰日产有300多斤。”尝到甜头的梁肇玉计划明年再扩大50亩种植面积。

  截至目前,30多人的合作社已经有7人开展黄秋葵的大规模种植。为了形成产业链,何灶连主动担负起收购、包装等环节,“每斤2元起购,借助龙须菜成熟的销售渠道,运往珠三角城市销售。”

  加强技术指导助农户致富

  与已经产业化生产的龙须菜不同,黄秋葵在当地仍处于试种摸索阶段。广宁地势以丘陵为主,不容易形成积水,恰好给黄秋葵一个较为舒适的生长环境。江屯镇农办主任张名智表示,镇政府倡导贫困农户利用耕地种植黄秋葵,除了希望再创特色蔬菜品牌外,更希望帮助农户增收致富。

  记者也在散户种植田里看到,一亩多的黄秋葵几乎过半叶子有虫害现象,曾实地走访种植基地的广宁县农业局种植业股股长王泉华对此表示担忧,“部分村民技术不过关,没有及时采取物理防治以保证黄秋葵的质量,单靠合作社技术指导是不够的。因此除了加大宣传外,更重要的是培育更多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发展社员,制订统一技术指导,利用合作社销售网络开拓外销途径。”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