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时节,记者在北京市朝阳区蟹岛度假村生产基地发现了不一样的蔬菜品种。在这个基地,菜农们正在收获胡萝卜,记者看到与平时见到的胡萝卜不同,这种胡萝卜表皮紫红,根茎较长。该基地负责人介绍说,这是北京的“老口味”——“鞭杆红”胡萝卜。这是经过多方搜寻,并经过3年多时间的提纯复壮,去年秋开始恢复种植的品种。据介绍,“鞭杆红”胡萝卜根茎较长,生长时往土壤里钻得较深,收获时需要人工挖掘,用工比较多,产量比其他胡萝卜低10%。但是,这个品种味道浓郁,肉质紧实,更适合炖食和炒食,很受市民欢迎。
除了“鞭杆红”胡萝卜,基地还种植了其他的北京“老口味”蔬菜品种,有大小核桃纹白菜、花叶“心里美”萝卜,还有“北京刺瓜”“北京秋瓜”“苹果青”番茄等。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蔬菜室副主任李新旭介绍说,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推广站自2011年开始逐渐恢复蔬菜老品种种植,目前,北京市传统蔬菜品种家族已经扩大到10余个,种植基地50余个,2015年总面积达到了900亩,全年供应首都市民300万公斤“老口味”的蔬菜产品。从11月下旬到今年的“两节”期间,将有“心里美”萝卜、核桃纹白菜、“鞭杆红”胡萝卜、“北京刺瓜”、“苹果青”番茄等100万公斤的“老口味”蔬菜陆续上市,为市民的“菜篮子”增添一些“北京味道”。
据了解,北京蔬菜生产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依靠诸多科技工作者及广大菜农的不懈努力,京郊形成了精耕细作的种植传统,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也出现了许多全国闻名的蔬菜特有品种,如大兴区瀛海村的五色韭菜、大兴区西红门和海淀区罗道庄的“心里美”萝卜等,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这些品种在农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逐渐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