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石化化肥厂是国家“一五”期间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吉林“三大化”之一。61年的老厂近些年却遭遇了市场寒流,面对企业亏损的严峻形势,化肥厂广大干部员工不低头、不退缩,坚持“提质降本、减亏增效”主题不动摇,凝心聚力抓管理优化、装置达标和挖潜攻关三项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11月6日出炉的决算数字表明,1-10月份累计实现减亏4.9亿元。
年初以来,化肥厂面临着亏损的巨大压力。在异常严峻的形势面前,该厂把疏通员工思想、更新队伍观念的形势、任务教育作为打赢扭亏之战、生存之战的总开关,组织起面向全厂各层面干部员工的系列集中宣讲,做好任务目标解读。通过工厂层面综合讲、科室层面专业讲、车间层面天天讲、班组层面随时讲,将公司、工厂和本单位的形势、目标和任务传达给每名员工。工厂6名班子成员上讲台组织7场专题宣讲会,七科一室成立3个宣讲队开展42场巡回宣讲。分层开展“保收入、保尊严、保幸福我们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大讨论活动,增强员工“我们不消灭亏损,亏损就要砸碎我们的饭碗”意识。对照“三严三实”,强化干部日常考核与讲评,针对倾向性问题拉起“警戒线”,分层颁布实施科级干部和一般管理人员两个“十条规矩”,切实做到“重塑形象、干部先行”,把各级干部素质提升作为攻坚克难的突破口,每周四组织管理人员专题培训,着力提升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每周五开展科级干部奉献劳动,有序提升文明生产标准,成为常态化。
该厂以公用工程和原料保供为最大前提,突出主体责任、红线意识、关口前移、生产受控、预知检修、变更管理、叫停退守、责任追究“八个强化”。他们不为指标所限,细化分解年度任务指标,制定了管理优化、装置达标和挖潜攻关三项措施。从抓记录仿宋化着手,持续强化基础管理,狠抓巡检、监盘两大环节,推进操作平稳率考核进班组,有效调动员工精细、精准操作积极性,并充分依托网络教室、装置设施,有的放矢强化实际技能培训,使员工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稳步提升,先后有效应对、妥善处理了“4.18”晃电、“8.03”蒸汽波动等事故事件,合成氨、苯乙烯等主要生产装置及空分、水汽等主要辅助装置均实现了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充分利用“大干百天增效益、合力塑造新形象”劳动竟赛载体,助推企业核心工作。截至10月末,44项装置达标措施落实93.2%、67个挖潜攻关项目落实91%、51条管理优化举措落实87.2%。
积极推动设备管理,从事后抢修向预知维修转变。该厂对重点设备配备了SKF掌上智能分析仪和FT-100型测振仪,每周对全厂45类转机,78台机组,554点次进行一次状态监测和手动测振,定期开展设备技术状态分析、故障诊断例会,力求把设备隐患消灭在萌芽或初始状态,预知检修率达到90%以上。有序开展防泄漏、防腐蚀等设备系统“六大攻关”,仪表自控率提升到96%以上。利用“三年一大修”机会,优质高效完成合成氨四大机组等558项检修任务,消除了设备隐患、恢复了装置能力。
紧盯市场,推行“以效定产”策略,做足加法、减法文章,还原装置创效真实水平。该厂一方面创效产品增产增效,前三季度累计增产合成氨12198吨、苯乙烯4537吨,减产三羟99吨、甲醛1532吨。另一方面,亏损产品减产减亏,协调推进原料结构优化,使用煤制甲醇代替天然气甲醇,降低原料成本751.21万元。同时,全方位、多渠道开源节流,通过实施回收合成氨富余低压蒸汽和回收合成氨1100单元驰放气用作过热炉燃料等举措,实现余热再用挖潜899万元;推进低品位热源综合利用,通过改造部分设施,回收放空蒸汽增效1781万元;回收放空燃料气创效143万元;回收低温余热节约增效174.3万元;优化仪表空气管网、变配电所和机泵运行方式,节电增效462万元。
把科技转化成生产力,将先进技术与老办法相结合,锁定瓶颈,集思广益。该厂开展了降低浓硝酸和创效产品比例攻关,经过近百次理论计算和审慎实验,取得重大突破,截至9月末,浓硝酸与创效产品比值优化提升58.5%,少产亏损产品减亏1796万元。为使高效装置32万吨/年苯乙烯装置达产达标,在多方协助下,联合高校进行反复核算分析,成功找出了瓶颈问题的根源并确定了稳妥的改造方案。通过气、液相分布器更换、塔内件水平度调整等6项措施,顺利完成乙苯/苯乙烯分离塔改造,改造后塔顶苯乙烯含量由5.5%降至2%以下,塔底再沸器蒸汽消耗由61吨/小时降至45吨/小时,小时增产苯乙烯1.17吨,降低蒸汽消耗16吨;通过优化副产残油工艺流程,实现副产残油、焦油分销创效;通过烷基化催化剂改型,实现了装置高效运行;通过乙烯压缩机干气密封国产化改造,解决了进口零部件反复故障问题,实现了装置连续稳定运行;通过修旧利废实现了2700Nm3/h副产高纯度氢气的并网回收。经过一系列科技攻关措施的落实,装置于8月初顺利通过生产考核,首度实现达产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