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漳县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资源为优势,着力发展无公害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思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中药材生产向产业化经营方向发展,中药材种植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通过示范片带建设,进一步优化中药材种植区域布局,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效益稳步提高。
据了解,该县通过建立标准化安全生产体系,进一步规范中药材种植全过程管理。全县上下充分利用当地优势,围绕优势中药材产业发展,积极加快建设以金钟、大草滩、四族、石川、草滩、东泉等乡镇为主的西南部高寒阴湿山区当归种植区,以三岔、武阳、马泉、武当等乡镇为主的中部浅山阴湿区党参种植区,以三岔、盐井、四族、武当等乡镇为主的浅山半干旱区红(黄)芪种植区。同时,在殪虎桥、三岔、武阳、四族、武当等乡镇河谷川区增加黄芩、柴胡种植,拓展产区,扩大面积。2015年种植当归6万亩、党参3万亩、红(黄)芪2万亩。
同时,该县根据《甘肃省道地药材认证管理暂行办法》,开展道地药材认证和中药材生产标准制定,动员龙头企业、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从事道地药材生产的单位,积极开展道地药材认证工作,促进道地药材建设发展,进一步提升漳县道地药材知名度、影响力。积极组织制定申颁中药材种子、种苗及成药栽培地方标准,对现有中药材栽培、管理方面的先进实用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加快制定申颁当归、党参、黄(红)芪、黄岑、柴胡等道地、优势地产中药材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等地方标准,建立健全道地主产中药材生产质量安全标准和产品质量体系,确保地产药材质量安全。加强生产过程质量安全控制,引导帮助中药饮片加工企业实施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并严格按照GMP组织生产,严防在分拣、清洗、切片、干燥、包装等环节发生污染。年内完成漳县三岔家忠药业公司GMP认证、甘肃民鑫药业公司完成GSP认证。
目前,全县以道地优势地产中药材品种的提纯复壮为重点,坚持品种繁育与野生品种驯化相结合,加强品种优选优育和种源基地建设,稳定当归、党参、黄(红)芪等道地当家品种,提纯柴胡、黄芩、板蓝根、甘草等传统大宗品种,示范推广金银花、半夏等新品种种植,建立稳定的种子种苗生产、供应和销售体系。积极开展道地中药材高效制种、反季节工厂化育苗、当归熟地育苗和当归直播栽培技术等试验示范工作,全面提升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水平。探索建立“专家+试验示范基地+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农技推广机制,每年引进中药材新品种,在西南部高寒阴湿山区当归种植区、中部浅山阴湿区党参种植区和浅山半干旱区红(黄)芪种植区分别建立10-20亩的优化品种、优良技术的试验示范基地,强化示范带动,加快中药材品种优化。2015年建立种苗繁育基地1万亩。
该县严格执行中药材生产标准,大力示范推广优质高效栽培模式及测土配方与节水抗旱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与高效低毒农药使用技术、循环农业与桔杆综合利用技术,不断扩大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技术集成示范效应。以当归、党参、黄(红)芪三大主栽品种为重点,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以“企业(合作社)+农户十基地”运营模式和订单生产形式,自建标准化生产基地。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资金的导向作用,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加快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贷款扶持、有关补贴与标准化种植挂钩机制,引导药农自觉开展标准化生产。2015年建设中药材标准化示范点3000亩,完成标准化种植面积8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