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身残志坚勇逐梦 返乡创业谋致富

   日期:2015-12-15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_zx    浏览:865    评论:0    
  “我们残疾人创业不容易,没有县委、县政府的帮扶就没有我的今天。”12月2日,记者在白圩镇龙楼村局呇庄的生态养牛农民专业合作社采访时,合作社管理员蒙覃平说。
 
  在国际残疾人日前夕,笔者随县残联来到白圩镇龙楼村局呇庄,实地了解在县委、县政府的引导下,贫困户、残疾人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发展特色种养业,自食其力、就业创业情况。
 
  打工仔因残致贫
 
  蒙覃平生长在贫困家庭,中专毕业后,前往广东东莞一家工厂从事模具设计工作。凭着过硬的技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很快就成为工厂里的设计骨干。不久后,他又结婚生子,真可谓事业爱情双丰收,生活幸福美满。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2013年底的一次操作中,蒙覃平不慎被机器割去了大半个手掌。黑心老板拒不负责,巨额治疗费让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2014年2月,伤愈的蒙覃平,就工伤赔偿事宜和老板展开了漫长的拉锯战,为打赢官司,他刻苦钻研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并拿到了相应的赔偿。在维权过程中,他加入了当地的义工组织,成为了一名“维权义工”,帮助农民工维权。
 
  手掌伤残后,蒙覃平尝试过很多行业,但都失败了。养家的重担全压在妻子一个人身上,生活越发窘迫。“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现在全区范围内都在实施精准扶贫,家乡有那么好的扶贫政策,要不你回家创业吧。”蒙覃平夫妻俩商量道。
 
  加入合作社走出新路
 
  作为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集中连片地区,我县高度重视扶贫攻坚工作,精准识别出贫困户后还进行了精准施策。2015年全县积极整合扶贫资金5000多万元(其中产业扶贫资金3000万元),与县信用联社进行合作战略每年安排不低于5000万元贷款支持扶贫工作,由县财政安排600万元给予两年贴息,给每个贫困户贷款2万元,安排500万元为贫困户“投保”(农业保险),给予投保贫困户相应保险赔偿金。此外,对于整庄推进产业并成立合作社的,贫困户给予扶持5000元/户,非贫困户给予扶持3000元/户,并重点扶持贫困户、残疾人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发展特色种养业,让贫困户、残疾人有一份有尊严的收入。
 
  在家乡的感召下,2015年4月,蒙覃平回到老家,寻找创业门路。当了解到局呇庄整庄推进产业并成立了生态养牛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全县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吸收贫困户、残疾人加入了合作社,目前已有144头牛的养殖规模。蒙覃平有了创业思路,坚定地加入了本庄合作社,发展特色养殖业。
 
  蒙覃平利用县委、县政府及县残联扶持的创业资金和扶贫专项贷款买了两头母牛,加入了合作社,并主动请缨担当起合作社的管理员。
 
  蒙覃平不仅悉心喂养他的两头牛,还主动帮助村民管理好他们寄养在合作社的牛,并做好养殖场的卫生工作。为解决牛因穿鼻子患上鼻炎等小毛病,蒙覃平主动向老农、当地兽医学习防疫知识,在蒙覃平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牛栏里的牛越发精壮。
 
  同时,蒙覃平还和其他管理员为合作社的牛源奔波,先后到桂平、来宾等地考察,为合作社引进良种牛犊。“南方的牛太贵了,明年我们要去山东,引进那边的牛犊,争取每户养5头牛以上。”谈起工作,蒙覃平的思路十分清晰。“我们缺乏技术,不缺乏精神。下一步,我们要派两个人去培训学习饲养和防疫知识。通过县里专项扶持贷款和存栏牛的自然繁衍,合作社在明年将发展到300头牛的养殖规模。”蒙覃平自信地说。
 
  此外,蒙覃平还主动发展“第二产业”,在相关部门的引导下,他准备利用牛粪养殖蚯蚓,发展生态养鸡。
 
  “有县领导的关怀,有扶贫政策支持,还有合作社做靠山,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蒙覃平对未来充满憧憬。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