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师宗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及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扣规划目标任务,围绕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和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建设要求,突出畜产品质量安全与公共卫生安全,发展以生猪生产为重点,牛羊生产为特色,禽蛋奶生产为补充的商品型、外向型畜牧业,全县畜牧业成效明显。
一是畜牧业生产全面增长。预计至2015年末,全县大牲畜存栏173691头(匹),比2010年(下同)增11.5%,生猪存栏626614头,增42%,其中能繁母猪存栏63972头,增15.7%;山绵羊存栏299863只,增53%;年内出栏肉猪1064532头,增46.4%,肉牛出栏85432头,增83.7%,肉羊出栏280632只,增64.6%,肉禽出栏2605231只,增60.6%;肉类总产13.28万吨,增50.6%;实现畜牧业产值24.3亿元,增84.1%,;畜牧业收入7.9亿元,增88.1%。
二是各级政府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十二五”期间,中央和省、市、县委、政府都把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列入议事日程,制定政策措施,连续5年来对生猪、肉牛、山羊、獭兔等养殖项目给予政策支持和补贴奖励,分别实施了生猪调出大县、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畜牧“百千万”示范创建工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草原牧业发展方式转变、畜禽良种补贴工程、能繁母猪保险等政策性项目。各项政策性项目的实施,对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畜牧发展后劲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畜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日益凸显,2015年,预计全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2.63%。
三是畜牧业生产结构日趋合理。十二五”期间,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发展高原特色畜牧业的总体战略部署,各类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得到快速发展。截止2015年11月,全县已累计建成各类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385户,其中:生猪规模养殖场(小区)197户(万头猪场2户),肉牛规模养殖场(小区)66户,肉羊规模养殖场(小区)75户,禽类规模养殖场(小区)47户。全县形成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户,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户,县级农业龙头企业2户,争创国家级标准化养殖场1个,省级标准化养殖场1个,3个企业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云雄”乌鸡蛋连年获得省农博会金奖殊荣,师宗黑山羊入选云南省畜禽品种资源目录,并获得国家商标局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全县畜牧业生产发展态势良好,生猪、禽类生产发展迅速,黑山羊生产能力在巩固的基础之上,逐步得到提升,畜禽规模化经营水平快速提高。
四是畜牧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十二五”期间,畜种改良工作力度不断加大,肉牛冻精改良、猪人工授精技术广泛推广,畜禽良种化水平和种畜禽供种能力成效明显;青贮、氨化等饲草饲料科技普及应用,“三料”推广取得新突破,科学养畜水平快速提高。
五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及畜产品质量安全成效明显。严格按照“五统一”和“五不漏”要求,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的落实,全面开展免疫工作;以云南省动物卫生信息化中心建设为契机,不断加大畜牧兽医执法力度,率先在全省建设完成动物卫生信息化监管平台、动物检疫出证平台以及监督执法管理系统、证章标志管理系统、动物产地检疫管理系统等八大系统,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