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边彝族自治县宜坪乡地处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这里空气清新,林地资源丰富,十分适合发展林下养殖业。当地村民廖丽华抓住机遇,在宜坪乡庙岗村张湾组利用人工山林,采用围栏、天网建成一个10000平方米的珍禽养殖场,专门饲养七彩山鸡、贵妃鸡、珍珠鸡、火鸡等珍禽。同时,成立峨边丽华农业科技开发专业合作社,带领乡亲们养殖珍禽,共同致富。
独辟蹊径养珍禽
“这是七彩山鸡,俗称野鸡。那边的是贵妃鸡,之前还养的有珍珠鸡和火鸡,刚刚才卖了,正在育苗。”日前,在峨边彝族自治县宜坪乡庙岗村的珍禽养殖场,廖丽华指着自家养殖的珍禽,自豪地向记者介绍。在当地,廖丽华小有名气。“别看她只有初中文化,可眼光独到,善于学习,生财致富很有一套。”这是宜坪乡副乡长宋涛对她的评价。
廖丽华是土生土长的庙岗村人,2004年离开家乡到金口河区经营米线生意。因为价格公道、味道好,米线店生意兴隆,产生了不少剩料。“这些东西倒了太可惜”,于是,廖丽华在畜牧部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办起了养猪场,用剩料喂猪,积累了“第一桶金”。
因为出售生猪受制于人,“有些买家总是挑肥拣瘦,借故压价”,2011年,廖丽华回到家乡成立了食品公司,开办食品加工厂。食品加工厂主要生产香肠、腊肉等腌腊制品,“我们都是按订单生产,根本不愁卖。”廖丽华对自己的食品加工厂很放心。2012年,她又将目光投向珍禽市场,成立了峨边金凤凰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利用宜坪乡良好的生态环境,从事贵妃鸡、珍珠鸡、七彩山鸡、火鸡等特色珍禽养殖。
“养猪养得好好的,为什么会想起养珍禽?”面对记者的提问,廖丽华坦言,“机遇缘于偶然。”原来,有一次廖丽华到外地送猪,无意间听人说起养殖珍禽很火、很挣钱。回家后她马上给朋友打电话咨询此事,朋友向她提供了外省一家珍禽养殖场的联系电话。几番通沟后,养殖场同意给她提供鸡苗。就这样,廖丽华走上了养殖珍禽之路,同时注册成立了峨边丽华农业科技开发专业合作社,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之路,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养殖珍禽,技术是关键。”廖丽华告诉记者,自从建起了养殖场,成立了合作社,她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学技术、学管理,每年都要出去三四次,每次“取经”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养殖场做实验,把学到的技术用到实际养殖中。
正是得益于这份勤学好问,2013年3月,廖丽华开始尝试自己孵化、育苗,并一举取得成功。“这样做每只鸡能节约几角钱的成本,关键是在防疫方面更放心。”廖丽华说,养殖珍禽不容易,一旦发生疫病损失严重,所以她在疫病防治上有着严格规定,其它养殖场的人前来参观学习必须先消毒后入内,“本地乡亲都在我这儿进鸡苗,我必须要把好防疫关。”
如今,经过3年多的发展,峨边丽华农业科技开发专业合作社已有社员118户,辐射带动周边村民200多户,年养殖珍禽10万多只、产蛋10万多枚。2014年,仅饲养珍禽社员户均增收7000多元。
致富不忘众乡亲
“我又来送蛋了,这回有300多个。”每周六,宜坪乡群力村的周万珍都会到庙岗村,给廖丽华的食品加工厂送蛋,“每个蛋能卖1.8元,我们家七彩山鸡养得多,一个月仅卖蛋就能收入2000多元。”周万珍告诉记者,刚开始,村民对养殖珍禽这个项目并不感兴趣,大伙儿都说七彩山鸡长得像凤凰似的,好看是好看,但野性十足,根本养不住,要飞的。后来,看到廖丽华养殖珍禽挣了钱,大家就有些动心,加之合作社不但免费为社员提供鸡苗,还负责回收鸡和蛋,年底还有分红。没有了后顾之忧,村民们纷纷开始养殖珍禽,“一只鸡苗要值25元钱,合作社免费送给我们养,回收鸡80元/只、蛋1.5-1.8元/枚,我们只负责养,什么都不用操心,大家的积极性当然高。”周万珍如是说。
“多亏了廖丽华,不然我们一家人老的老,残的残,哪儿能挣到钱啊。”提及廖丽华,庙岗村村民郭春玉十分感激。郭春玉上有90岁的公公,下有身有残疾的儿子,一家人生活十分困难。廖丽华在合作社成立之初,出资帮包括郭春玉在内的6户贫困村民修建鸡舍、免费赠送1300只鸡苗,帮助大家养殖七彩山鸡,脱贫致富。去年,郭春玉家养殖七彩山鸡800只,收入好几万元,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乡亲们也不容易,我能帮他们自然要帮。”廖丽华告诉记者,她的童年很坎坷,曾受过乡亲们的恩惠,也知道乡亲们的难处,出去发展10多年了,有了些积累,正好回来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丁万祥家就住在廖丽华的养殖场旁边,去年他家养了1600只七彩山鸡,收入10多万元。“合作社经常请技术人员免费给大家讲解养殖技术和注意事项,我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就去问廖丽华,她人好,肯帮忙,村民们都信任她。”丁万祥说,明年他打算扩大养殖规模,除了七彩山鸡再养些其它品种,争取多挣些钱,“因为跟着廖丽华干肯定不会吃亏”。
采访中,宋涛告诉记者,明年,宜坪乡将依托峨边丽华农业科技开发专业合作社,对群力村、庙岗村的100多户建卡贫困户进行帮扶,帮助他们修建鸡舍,免费发放鸡苗。
“目前,合作社养殖的珍禽主要销往天津、哈尔滨、上海等地,产品供不应求,食品加工厂生产的腊肉、香肠生意也很好,但这远远不够,公司要发展、乡亲要致富,还是要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廖丽华表示,目前,她新建的养猪场刚刚投用,明年计划养殖母猪150头,年出栏仔猪4000头。届时,村民不论是养猪,还是养珍禽,她都可以提供从养殖到加工、再到销售的“一条龙”服务,让乡亲们足不出村就能挣钱,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