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放弃高薪工作 返乡创业致富

   日期:2015-12-22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_zx    浏览:378    评论:0    
  在外地打拼多年,罗建国原本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他最后却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仁沙镇古佛村,从头开始干起了养殖及种植业。起步并不容易,罗建国克服种种困难,最终,他成功了,并且也将带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
 
  心系家乡 放弃高薪工作
 
  罗建国家原本并不富裕,父母以种地为生。1994年,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在四川省成都市读了两年书的罗建国放弃了学业,选择提早工作,在成都市某单位找到了一份工作。
 
  这份工作尽管稳定,但收入有限,这与罗建国最初的追求差得太远。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提出辞职。而这个举动,没有得到父母的支持,他们认为这样的做法太傻,但罗建国始终坚持自己的决定,他相信自己能够闯出一片天地。
 
  当时,老家有很多村民都选择外出打工,跟随着这股打工潮,罗建国来到了福建省一家鞋厂打工。每天,罗建国都兢兢业业地工作,他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在工作中从来没有出过差错。他还利用空余时间,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提高理论水平和技术技能。
 
  时间一久,罗建国不仅得到了同事的认可,更受到了领导的赏识。2007年,他从一个普通的基层鞋厂工人成为了一名管理人员。
 
  再后来,罗建国面前就有了一个晋升为副厂长的机会,而这也意味着他将有一份稳定的高收入工作,但他作出的决定令所有人吃惊,他选择回到丰都县仁沙镇古佛村。他说,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古佛村人,一直有一颗回家的心,另外家里还有老人需要照顾。
 
  养殖失败 种植路上崛起
 
  2010年,罗建国担任古佛村村主任。也就在这个时候,他开始探索农业发展之路。为了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在县扶贫办的组织下,罗建国多次前往重庆主城等地学习。
 
  罗建国回到家乡后,将外出务工的积蓄全部投入到养殖方面,家里养了不少鸭子、鹅,还有山羊。但由于种种原因,最后都亏了。
 
  面对失败,罗建国并没有气馁。经过一番市场调查,2013年,他开始尝试种植红心柚,种植面积达到150亩。当在种植方面遇到什么困惑,罗建国就自己上网查资料或咨询相关专家进行解决。
 
  红心柚果皮黄色、果肉鲜红色、多汁化渣,大多在10月~12月采摘。如今,又到了柚子成熟的季节。“这一株柚子树大概能摘六七十斤,现在零售价是5元一斤,至少能卖300元,多的时候,一株柚子树结的果实能卖四五百元呢。”在罗建国看来,如今这一株株柚子树,都是他的摇钱树。
 
  “前两年投入比较多,有机肥、人工费、护理费等,一亩的费用就要一万元左右,以后会越来越少,管理也更加方便。”罗建国说。
 
  引领示范 与村民同致富
 
  除了种植红心柚,罗建国还种起了双孢菇、草莓以及各种蔬菜。如今,他每年的收入就有30多万元,家里也盖起了新房子。
 
  作为村主任,罗建国深知,要想改变整个村的贫困面貌,仅提高自家的经济收入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带领村民共同走上致富的道路才行。
 
  村民李祖碧是罗建国长期雇佣的一名工人,每天的务工收入有80元,一个月下来有两千余元的收入。“以前在家里干农活,一年下来也就几千元,现在收入都上万了。”李祖碧告诉记者,她已经快60岁了,家里的孩子都外出打工了。她的收入足够夫妻俩日常开销,还能攒下不少钱。
 
  和李祖碧一样,还有10多个村民都在罗建国的地里工作。
 
  “地里不能缺人,而这解决了村里部分剩余劳动力的问题,能适当增加他们的收入。”罗建国说。
 
  在罗建国的带领下,村民罗剑侠种了双孢菇以及其他蔬菜30多亩,村民王友民也种起10多亩双孢菇。在种植方面遇到不懂的问题,他们都会向罗建国请教。
 
  罗建国相信,仁沙镇古佛村一定可以“脱胎换骨”,村民们也会渐渐走上致富之路。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