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国和消费国,然而,近日,央视对广州市以及山东、河南、河北等地部分散户菜农使用国家禁用、限用农药种植蔬菜等有关情况报道后,“菜篮子”内的安全问题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百万汝州人们的“菜篮子”内又是否安全?对此,记者展开调查。
散户菜农多在街头卖菜 部分市民有担心
据报道,央视记者对广州市,以及山东、河南、河北等地蔬菜种植进行多次调查后,发现有部分散户菜农存在使用国家禁用、限用农药种植蔬菜等现象。
央视记者在广州市增城区调查到,为保收成,菜农们使用的农药多为“呋喃丹”、“克百威”、“甲拌磷”等高毒农药,还有“毒死蜱”这种已被国家农业部撤销在蔬菜上登记的中等毒性杀虫剂,也被散户菜农们反复用于蔬菜上。当央视记者在广州市从化区的七星农产品交易市场进行调查时,发现该市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内却空无一人。
近日,大河报记者在汝州市区展开走访调查,道路街头巷尾也已成为不少散户菜农销售蔬菜临时市场。大多数市民表示对汝州市当地种植的蔬菜放心,但部分市民已经计划在近期内少买、少吃蔬菜。
在汝州市双拥路与专业户街交叉口附近,这里卖菜的摊贩从早到晚一直不断,其中多数摊贩是市区周边的散户菜农。市民李女士说,几乎所有的散户菜农都吃自己种的菜,多年来她和她的家人也没有因此感到不舒服,所以她对于汝州当地种植的蔬菜还是很放心的。
“看到新闻后,最近我和亲戚、同事已经打算少买蔬菜。”市民赵女士说,她知道新闻报道里没有明确提到汝州,但由于她对汝州市农产品安全监管、农产品质量等方面并不了解,所以仍旧很担心。
农业局从根源“保驾”汝州“菜篮子”
近日,记者来到汝州市农业局,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形势平稳,农产品质量整体安全。
据介绍,汝州市农业局从根源着手,加强对农药市场的监管,严厉查处生产、经营和使用高毒农药行为,严厉查处无证生产、一证多用、套用、冒用农药登记证和生产许可证等违法行为;清理不合格农药经营单位特别是村级无证经营和无证流动商贩。同时,实行农药产品备案制度,对各批发商代理的农药产品实行备案,审查农药“三证”和样品,凡不符合条例规定的农药产品禁止入市,坚决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今年以来,汝州市农业局已开展了四次大型农药打假、农药质量抽检监察行动,对监察中发现的大案要案要及时请公安和工商介入;对构成刑事案件的坚决追究刑事责任。截至目前,汝州市农业局共出动执法车辆500余车次,出动执法人员1300余人次,检查农药经营网点2000余店,农药备案280余个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