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保卫战,是一场绿色持久战。就拿西兰花来说吧,一棵西兰花,从选种、育苗、采收,再到流通领域,最后进入市民的菜篮子,每一个流程,都要历经至少一次的绿色战役。
上盘镇被誉为“中国西兰花之乡”,“全国冬春西兰花生产中心”,且看那里的农民是如何打好这场保卫战,又是如何努力做到“农残零检出”的。
穴盘育苗:绿色食品从芽抓起
9月中旬,是西兰花移栽定植的日子。
在临海上盘镇,种植户郭成根正在自家的西兰花园区里,将一株株西兰花幼苗,从穴盘里拿出,放到箩筐里,这些幼苗将被移到大棚里种。郭成根那45亩大棚育苗,都离不开一个个黑色穴盘。
黑色的穴盘,像极了我们日常制冰时使用的制冰盒。不同的是,从穴盘里出来的并非一颗颗冰块,而是一株株绿色西兰花幼苗。一盒穴盘,72个穴,每个穴播下一粒种子,其出苗率在93%左右,而成苗率在90%左右。
“用穴盘育苗,一亩地只要两包种子,而普通的农田种植,则需要三包种子。更何况,穴盘育苗的成活率高、抗涝能力更强。”
郭成根说,西兰花很娇贵,尤其在种子种下去后的36个小时内。2008年的一天,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郭成根和临海市农业局经济作物站的苏英京,早上4点多钟爬起来,蹲在田头,等着种子发芽。“因为我们经验不足,开始一遇暴雨,幼苗就烂根,成活率并不高。”
后来,他们引进了穴盘育苗。如今,郭成根培育幼苗时用的基质,都是从大兴安岭拉过来的,运到杭州后经过发酵再运到农场。“发酵过的基质,没有病菌,能防菌。”
统一用药:生产过程严密监控
选择抗病品种的种子,再配上穴盘育苗方式,一定程度上,都能让西兰花免遭更多虫病的骚扰。
如今,上盘镇的西兰花,一直在追求“农残零检出”。
为了这个“零”,苏英京说,上盘种植户尽量从源头上控制管理西兰花的农药施用情况。“不用农药、少用农药,还有就是施用指定的农药。”一直以来,上盘的西兰花,都是按照全世界最高标准的日本《肯定列表》,来要求自己。
苏英京口中的从源头控制,深入了解后,记者才有了更深的体会。
2006年之后,上盘镇逐渐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农药封闭式配送机制。也就是说,管理西兰花期间需要施用哪些农药,施用多少量,间隔期为多长时间,都由当地做得比较好的农业合作社来统一配送。“从农资站购买的农药品种、施用量,电脑都有记录。”
一开始,有些农户也会去一些小店面购买农药,但产出后的西兰花农药残留情况不合格。“我们就在镇里吆喝,拒绝收购这些不合格的西兰花,后来那些散户也就不敢了。”上盘西兰花专业合作社社长周荣仙说,现在,散户之间也会相互监督农药施用情况。
上盘西兰花能走上“零检出”,也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西兰花属于耐寒蔬菜,喜冷凉气候,怕高温,临海东部沿海1至2月份适度的低温适合西兰花生长,不适合病虫害生存,一般在冬季12月中旬至次年3月份西兰花生长期基本不发生病虫危害,因此生产后期和产品采收期都无需施药。
况且,下半年用来种植西兰花的土壤,上半年种的是南瓜、西瓜等非十字科作物,种植早稻也得到青睐,这样就切断了小菜蛾等主要害虫的食物链,有效减轻了病虫基数。
所以,上盘西兰花被称为“全国冬春西兰花生产中心”,当之无愧。
质量抽检:多个环节层层把关
种植园区里的西兰花,只有通过抽检合格之后,才能从田间采收。
目前,上盘种植的西兰花,70%用来内销,还有一部是保鲜、速冻后外销。
2010年,台州首家2000平方米的速冻加工流水线成立,而在临海,光冷库就有2万平方米。这件硬件设施,都保证了田间的西兰花,能够新鲜地销往全国各地,甚至是全世界。
苏英京说,为了更好地种植绿色西兰花,从2008年到2011年,临海市对西兰花产业基地的投入就有985万元。这些资金一般用于农发项目、产业化的投入。
如今,农户知道了选择“绿雄90”这个西兰花品种,知道穴盘育苗成活率高,知道应该统一配送农药等,这些都得益于前期大量资金投入研发,也得益于政府的支持。
当西兰花从田间采收,流入到农贸市场,或许在流到市民的菜篮子之前,被当地工商部门抽检过。或者它被生产加工,则要经过质监部门的抽检,如果它直接到了餐饮业,还有卫生部门的抽检。
总之,西兰花从种子入土,到育苗,再到管理,采收,流通,进入市民的口中,这场绿色保卫战一直都在进行。
访 谈
职业道德:高素质农民种出高品质西兰花
其实,培育西兰花的系列制度,只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外因,而种植户的人品才是内因。决定产品质量的根本因素还在于人的道德素质,我们积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进一步在提高个人心性修养基础上保证了产品质量。
苏英京告诉记者,作为全国顶级西兰花产业基地,我们的职业道德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我们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促进产业发展中实现自己的道德价值。加工流通业在做好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在服务中发展自己,一方面积极依靠优势产品为客户创造价值,让客户安全、有效益、有信心;另一方面,依靠市场开发和产品销售维护社员利益,让社员致富、有成就感、有归属感。种植户尽量做好自己的生产管理,把自己的产品做得尽善尽美。
第二,是要心存感恩,诚信,理解,宽容。
第三,有团体精神和大局意识,共同维护西兰花整体名誉。
种植户要有质量安全至上的意识,在生产活动中遵守安全守则,接受农药统一配送服务,杜绝任何人乱用农药,杜绝任何人破坏安全大计。每年用药季节,合作社宣传车就在村间田头转悠。不知不觉,上盘镇形成了“三监督”的农药统一配送制度:合作社监督农户、8家出口工厂监督农户、农户之间相互监督。
“一开始,大家也不习惯什么农药统一配送。现在知道了绿色的概念,大家也都自觉遵守了。我们的西兰花能通过国际标准,还经常运往加拿大、新 西兰、中东等地。”种植户周荣仙说。现在,镇里的种植户,已经形成一种用药默契,相互监督把好每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