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农民形象可能是一个人站在田中昂首看天焦急地等待着老天下点小雨,然而随着科研人员在斯里兰卡、乌干达等地进行了无人机农业试验之后,21世纪的农民形象或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无人机盘旋于种植着玉米、番薯、水稻的田地上空,借助着各种精密的传感器,它们将给农民们带来巨大的丰收。在政府以及发展部门看来,无人机可以为农业提供更准确、更实时的信息,而对于农民而言,这些信息则是决定歉收与丰收的关键。
今年9月,国际水利管理研究院(IWMI)在斯里兰卡利用配备有近距红外线传感器的eBee无人机进行了农业试验,这一试验中无人机在农田出现问题时会主动向农民发出提示。
国际水利管理研究院的SalmanSiddiqui说:“利用近距红外线监测农作物的问题,人们就在肉眼可见的10天之前就监测到该问题。当农作物遇到缺水、缺肥或虫害时,光合作用就会减弱从而影响到叶绿素,而这一变化通过近距红外线传感器就能监测。而这些问题只有变得更为严重时,人们用肉眼才能发觉它们。”
提前10天知晓问题可以避免大量的农业损失。如果农作物被害虫侵袭,那么整片地区都可能受影响,到时候危害的就有可能不仅仅是一名农民的利益了。有了无人接,那么农民就能在虫害全面爆发之前就监测到问题,这样就能避免整片区域内的作物损失。
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国际土豆研究中心(CIP)与这两个国家的国家数据统计局进行了无人机农业试验合作。
对于农业政策制定者而言,精确的数据是制定有效的农业政策的关键。而今年世界银行也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农业数据显得有点不靠谱。
CIP的资深科学家Dieudonn Harahagazwe说那些不准确的数据驱使着CIP想利用无人机来进行调查研究。
“资助者与政府都很看重数据,然而有些地方的农民们耕地实在太小了,我们没有有关他们农田的准确数据。有的政策制定者可能会认为番薯在当地无关紧要,因为它们的耕地太小太分散。而通过数据人们并不能真正区分土豆与番薯,因此如果数据不准确,农民们就会成为政策下的受害人。”
通过CIP的无人机测绘,他们发现在乌干达至少有50%的番薯地没有被纳入数据统计,这一误差实在是过于惊人。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就会导致种农业政策的制定者对番薯种植的不重视,进而损害了种植番薯的农民们的利益。
这种不可靠的数据不仅仅体现在了农作物上,甚至还体现在了家畜上,这有可能会导致家畜疾病的爆发。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正在训练兽医应对家畜的手足口病(FMD),同时他们也在思考如何将无人机应用于这一领域。家畜的手足口病对于奶业而言日益成为了重大威胁,而肯尼亚、尼泊尔这些小国的农民们很依赖于奶品制造业。此外还有许多疾病可能会对家畜造成影响。
在一些小国,几千米内有关家畜的数据几乎没有统计,而家畜疾病预防控制的首要措施就是要统计出3千米以内养有多少家畜。而利用无人机在空中飞行半小时,大致就能对家畜分布与数量有个了解。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在肯尼亚用Huginn X1无人机对家畜分布做了调研,之后他们才派出了兽医到当地工作。他们还希望在未来能够用无人机来鉴别家畜是否染病。
无人机的价格越来越便宜,然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农民们真的买得起一架无人机吗?目前来看还是不行。
CIP目前正在想办法通过改变无人机的材料来制造当地人能够负担得起的无人机。肯尼亚的内罗毕大学正在与一群工程师合作研究无人机的设计与结构,他们希望能在当地建立农业无人机产业,从而避免花费巨额从别处进口农业用无人机。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有朝一日全世界的农民们都将能够使用无人机技术进行农业生产,那时无人机则将给全球农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