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阳泉市将蔬菜产业作为阳泉农业的三大主导产业,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市蔬菜产业的发展,达到了使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效果。
但是,从全市转型发展和实现蔬菜产业可持续做大做强的角度看,全市蔬菜产业整体规划滞后。蔬菜产业作为农业的主导产业,产业链条还没有形成,需要下大力气加以推进。
高起点规划。把蔬菜产业的发展列入我市国民经济“十三五”规划中重点予以推进。我市在“十二五”期间提出要把农业作为一大产业重点扶持,其中把水果产业、畜牧产业、中草药产业、蔬菜产业、小杂粮生产和核桃列为重点。“十三五”规划应进一步细化蔬菜产业发展的思路,拓展蔬菜发展的空间,使我市的蔬菜自给率进一步提高,延长蔬菜产业的生产链,实现蔬菜绿色生态发展和农村致富的目标。
出台扶持政策。我市的蔬菜产业发展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生产成本较高。市、县两级政府应在优化土地整合、流转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扩大蔬菜种植规模,提高土地产出率,引导农民从单一种植粮食向种植蔬菜转变,调动农民种菜的热情。
实施人才战略。按照“近抓引进、中抓培训、远抓培养”的人才发展战略,做好蔬菜种植人才的培养工作。三个农业县区的30多个乡镇,还没有配备专门的蔬菜农业技术人员,当务之急是补缺口。
完善服务体系。我市现有的市区西河滩批发市场,平定华通批发市场,盂县城关秀水镇批发市场,都是综合农贸批发,占地规模、硬件设施、管理体制已无法适应蔬菜产业发展的需求。市县两级政府应通力合作,在交通便利、位置适当的地点,引进外资、社会力量合资、民营资本独资等多种筹资模式建设,满足全市蔬菜物流配送和市场需求。
加大科技引领。市县两级农业部门应加大蔬菜种植现代化的示范工作,及时给予农民技术支持,总结先进经验和培养蔬菜种植先进技术示范户,帮助蔬菜种植农户掌握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树立依靠科技推进发展蔬菜的理念,达到蔬菜种植的高产高效。
增强品牌意识。市县两级政府应投入足额资金完善蔬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推行生产监管、市场准入和质量追溯制度,使全市居民消费放心、信得过,树立阳泉蔬菜的品牌。对已注册的蔬菜商标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扩大蔬菜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