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革新,升级后的装配式韭菜专用拱棚土地利用率从过去的63.33%提高到95%以上,菜农亩均纯收达到2.2万元,比过去几乎翻一番。如果‘韩闸韭菜’的品牌能够打出,菜农收入还会翻一番。”近日,在中卫市小拱棚韭菜升级改造及新品种示范现场会上,宁夏农科院副研究员曲继松自信地说。
中卫市沙坡头区东园镇种植小拱棚韭菜有近20年历史,是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支柱。然而,简陋的棚体设施、种植品种的单一老化、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制约着该产业的发展。对此,2014年,宁夏农科院在东园村开展了“韭菜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韩闸村村民韩玉珍告诉记者,他从1998年开始种韭菜,一年两茬,1亩地产量在250公斤左右,收入最多2000元。“现在好了,有了农科院的新品种和新技术,我们从12月份到次年2月份3个月可收3茬韭菜,1亩地产量4000公斤左右,收入过万元。”
“最主要是这升级的新棚让我们从跪着劳动中解脱了出来,可以站着干活了。”村民王忠义笑呵呵地说。他告诉记者,韩闸村韭菜一直“住”在低矮的小拱棚里,这种拱棚保温效果好,但因为拱棚“个子”矮,“身高”只有90厘米,农民收割韭菜需要弓着身子爬进去,现在新棚最高处有1.8米,割菜终于不用再爬进爬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