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是农业大区,共有农业人口18余万人,耕地面积10.28万亩,农资供应店45家。长期以来,农资销售行业准入门槛低,商户数量多、规模小、分布面广,给执法部门进行日常管理和监督带来很大难度。
推进农资监管与服务信息化建设是关键一步。那么,如何建立起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产品农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日前,笔者从定海区农林与海洋渔业局了解到,该区借互联网+”构筑农资监管新格局。目前,已建设26家试点单位,完成了农资经营企业备案和产品数据库建设,产品审核达837条,企业进货记录信息达2000余条,销售记录信息达9000余条。
“2013年,定海被列入浙江省监管与服务信息化建设试点,定海区对建设所涉及的设备采购、监管平台建设维护、技术人员培训、产品信息备案审核、资金拨付等问题制订了详细的解决方案,保证农资监管与服务信息化平台步入正轨。”定海区农林与海洋渔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该平台对农资生产、流通、使用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全程监管,建立起农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构建新型农资安全长效监管机制,最终实现信息数据化、购销实名化、监管实时化、服务网络化。
据悉,通过3年试点推进,定海区开展的农资监管与服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已初具规模。目前,26家试点单位均已安装了POS机终端,并与区农林与海洋渔业局监管平台联网。
自该平台建成后,相关企业、网店销售农资商品先要进行备案,将商品信息数据传送到信息化平台,农业执法机构再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商品即被赋予一个全省通用的商品编码。不能通过审核的商品,不得进入系统,经营单位需要下架或退货,从而实现市场准入控制。
“当购买者遇到问题商品时,凭小票即可追溯到产品来源,十分便利。”该负责人介绍。此外,农业部门执法人员通过网上巡查,可实时查看试点单位产品的销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