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上午从昆明市滇池生态研究所获悉,通过“四退三还”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滇池湖滨带植被覆盖率已达80%,较建设前提高了约6倍;湿地物种从建设前的232种增加到现在的约290种,十年间增加58种。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随着滇池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水体污染,某些土著物种在滇池水体和湖滨消失,水生植被分布面积大幅度萎缩,局群密度下降,总生物量急剧下降,篦齿眼子菜、穗状狐尾藻等耐污物种逐渐占据优势,外来物种入侵不断加剧。
昆明市滇池生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何锋告诉记者,在开展滇池“四退三还”(退田、退塘、退房、退人,还湖、还湿、还林)工作之前,滇池外海湖岸线后延200米的湖滨带(除陡岸带外)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农田,其次是鱼塘,占湖滨带总面积的近90%,而已建湿地面积不足5%。近年来,随着滇池环湖生态建设工程的开展,滇池恢复和建成了环湖生态带,使湖泊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和稳定性得到提升,生物多样性也得到了恢复。
“随着‘四退三还’工程的开展,原有鱼塘已经全部清退,转变为库塘湿地,农田和大棚用地等则转变为生态湿地和林地。”何锋说,2007年,原有滇池“四退三还”建设范围内,土地利用以农田、大棚和鱼塘为主,植被覆盖率相对较低,植被覆盖率约为13%(林业上把农田植被覆盖率定为0%)。通过“四退三还”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现在滇池湖滨带植被覆盖率已达80%。从建设前期到建设后期,植被覆盖率提高了约6倍。
除滇池湖滨带植被覆盖率提高之外,植物物种数量也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滇池环湖生态建设前期,湖滨湿地物种有232种,到建设后期增加到了约290种,物种数量增加了约25%。“虽然增加的物种以园林绿化植物为主,但随着水质的不断改善,上世纪70、80年代曾经报道消失的轮藻群落、微齿眼子菜、苦草、水鳖等群落又得以出现。”何锋说。
何锋表示,滇池湿地后续的建设和管护中,需要对外来入侵物种进行防范,且湿地管护方面也仍需有待于加强和提升,才能保证湿地的长效运行,发挥其环境和生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