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将进一步提升中药材产业的经济、社会、扶贫和生态综合效益,促进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到2020年种植中药材700万亩以上,实现产值250亿元以上。
贵州省政府办公厅近日转发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扶贫办《贵州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贵州要在5年内建设1个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10个省级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15个省级中药材种植(养殖)科技示范园,申报国家认证中药材GAP种植基地累计8个以上,初步建成中药材现代流通体系。
《方案》提出,到2020年,贵州要完成中药材种植面积700万亩以上,实现产值250亿元以上。其中,2016年完成中药材面积550万亩(含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及人工种植),实现产值180亿元以上。
据了解,贵州将坚持“大企业、大品种、精准扶贫、山地特色”的发展模式,科学发展中药材种植养殖,保护野生中药材资源,集中发展中药材生态产业大品种,推动生产流通现代化和信息化,努力实现中药材优质安全、供应充足、价格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