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安徽省“两会上”,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未来五年要推进健康安徽建设,发挥中药资源和中医文化资源优势,建设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中医药基地。
作为首位度产业,亳州的现代中药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当前,亳州市把加快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双千亿”产业,作为全市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重要抓手,2015年,亳州市在中药材市场销售走入低谷的情况下,全市中药产业稳中有升,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
标准化规模种植产地认证提升药材“含金量”
在亳州,一半以上的人口与药业密切相关,其药材种植面积达105万亩,亳州种植经营中药材的历史超过1800年。亳州是中药、白酒、道家三大文化的发祥地,诞生了老子、庄子、曹操、华佗等名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一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中药城”。
“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这首描绘亳州农人种药热情的诗歌,折射了亳州人世世代代的种药传统。然而,在谯城区十八里镇,这种家家户户分散种植的方式悄然改变。谯城区整合涉农资金,在十八里镇打造5万亩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采取“基地+企业+农户”的方式,引导中药材标准化、规模化种植。
2015年,亳州市中药材种植在地面积105.3万亩,中药材种植万亩以上的乡镇20个,专业村庄800个、种植大户96个、专业合作社(联社)43个,药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6个。亳州的中药材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建成了3万亩的现代化农业综合开发中药材示范区。亳白菊、亳白芍已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14.1万亩中药材通过农业部良好农业规范认证(GAP)。谯城区魏岗镇新科药材种苗公司建设了1200亩的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和标准化种植基地;由四川科创集团、亳州师专、新科种苗公司联合投资的中药材组胚研发中心已投入使用,中药材组胚工厂项目正在筹备中。
稳定的中药材种植面积,为亳州中药制造业提供了快速发展的基础,全市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已达140家,通过GMP认证的企业135家,2015年实现医药制造业产值232亿元,同比增长14.7%。
拥抱“互联网+”传统药都走向世界
放眼全国,有药商的地方,就有亳州人。亳州目前拥有着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中药材交易市场。亳州市中药材交易历史悠久,营销网络遍布全国各地,成为全国中药材涨跌的风向标和价格形成中心。
登陆药通网,标准化供求信息一目了然,采购商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足不出户采购各地好药。同时,依托20万家注册会员和8万余家网上商户,药通网还对药商的搜索、交易行为进行大数据分析,参照股票交易软件,研发出“中药材价格大盘指数”,对中药材的种植、销售、采购形成指导。
“和普通工业品不同,中药材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单笔交易动则上吨,必须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电子商务新模式。”药通网董事长徐宏伟向记者介绍,对于质量检测、物流配送这两个中药产业电子商务中的痛点,药通网采取自建标准化仓库,引入第三方质检机构的方式,规范中药材线上线下交易,同时,通过评估,药商还可以利用仓单向银行贷款,解决融资难题。
目前,亳州药业产业电商平台发展渐成规模,电商信息服务平台5家,“药通网”被商务部授予中药材电子商务示范平台,淘宝中药材注册经营商户23000余家,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已经省政府批准,以“承朴堂”为代表的“互联网+中医中药”的新型模式正在建立。
2015年,亳州市中药材专业市场营业额约210亿元,1-11月份,中药材进出口总额1.60亿美元,同比增长9.0%。亳州市先后被授予“国家现代中药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和“中国中药饮片出口基地”、“中药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示范基地”、“全国中药饮片出口城市第一名”、“全国医药最佳投资城市”等荣誉。
项目带动加大科技创新产业后劲增强
除了规模化种植,亳州还积极打造中药工业,上百家中药材企业,形成现代中药制造产业集群。亳州通过开展涉药项目信息的收集,建立完善药业项目名录,从中药材种植、中药商贸流通、中药工业及延伸产业链谋划了一批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重点项目,2015年累计完成谋划药业项目96个,1-11月份,全市新建和续建涉药项目共78个,总投资320.7亿元。亳州现代中药产业基地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火炬计划”。
目前,亳州市现有中药类高新技术企业19家、中药类科技服务平台18个。产学研用合作逐步深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一批在研新药获得重大进展,中药配方颗粒研究及产业化等一批科技项目取得重大突破。
亳州独有的资源禀赋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一半以上的全国药企50强落户亳州,项目的量变带动了亳州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的质变。随着更多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地、达产,亳州现代中药产业的动力和后劲将进一步增强。
“双千亿”目标推动现代中药产业发展
“十三五”期间,亳州将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以中药材种植为基础,中药材交易市场为依托,中药工业为引领,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人才为支撑,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加快转型升级,加强品牌建设,提高质量效益,促进药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到2020年,稳步发展中药材种植,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左右,规范化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种植业总产值达到40亿元;持续发展中药商贸流通业,交易总额突破1000亿元,出口额达到3亿美元。加快发展中药工业,中药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销售过亿元的中成药品种数达到10个,新增中成药注册品种50个,保健品注册品种2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