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如何破解家禽行业遇到的发展瓶颈

   日期:2016-02-25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_zx    浏览:115    评论:0    

  近10几年来,我国的养禽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养殖规模和养殖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在实践过程中,疾病已经成为制约着我国养禽业发展的瓶颈,影响养禽业的利润收入,给养禽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一、制约因素

  禽业养殖缺乏长期规划

  养禽审批环节无完整的法律依据,防疫条件审核缺乏有效监督

  养禽场建设前的养殖备案环节对防疫条件的审核把关不严,防疫设施设备、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滞后,导致养殖中对疾病防控、无害化处理能力低。对一个地区养殖场的规划、养殖品种、养殖规模、标准化生产以及与其相关的禽类服务公司、禽类产品深加工公司、动物诊疗中心等缺乏相应的管理规定。有些地方虽然根据动物防疫法、畜牧法、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兽药管理条例等制订了管理规程和制度,但在实践过程中,执行的不够好,出现有法不依的现象,导致了一个地区肉鸡、蛋鸡、种鸡、鸭鹅、鸽子等混养现象普遍。

  无害化处理环节薄弱或缺失,无有效的消毒和检疫

  农村一些养禽场根本没有粪污处理设施,缺失无害化处理观念,养禽产生的粪便、污水、垃圾及病死禽等有可能引起疾病传染的因素没有进行相关的无害化处理。所产粪便随意堆放在圈舍周围,极易造成疫病传播和蔓延。禽类在养殖过程中,缺乏消毒理念。禽类及其产品在产地出栏、交易等过程中无有效的消毒和检疫。

  养殖水平较低、饲养方式落后、集约化程度低、管理不到位

  料肉比和料蛋比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依赖疫苗、忽视净化的现象日益严重;禽类成活率较低、死淘率较高;在饲养过程中,大量频繁使用抗生素,肉鸡饲养到中后期一般需要药物支撑着。小区内的许多养禽户根本没有经过饲养管理技术培训,仍然采用粗放式养殖方式。中型养禽场、小型养禽场占我国养禽业的80%以上,其集约化程度、管理水平、疾病防控能力、新技术运用能力都比较低。小区内饲养户数多,饲养高度密集化,环境污染严重,缺乏统一规划和配套管理措施,养殖户各自为政,这些极易造成动物疫病的交叉感染,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养殖人员多、不固定,很多家庭是根据自家的情况,随时决定哪个人去管理禽舍,造成人员频繁流动,增加了疫病进入禽场的机会,特别是增加了人畜共患病流行的机会。

  养禽业的老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新病不断出现,令养禽户防不胜防

  现阶段,疾病依然是制约着养禽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一些老病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且越来越严重,如新城疫等疾病;而新病又相继出现,如传染性贫血、J-型白血病等。另外,如,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类疾病、营养性疾病、管理类疾病等发病率也较高。

  滥用、随意用药现象普遍

  养禽小区中大多没有专门的兽医,养禽户用药随意性很大,有的甚至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药物及添加剂,导致禽类机体产生耐药性,禽类产品药残超标,影响了养禽业的持续发展。

  二、防制措施

  科学选址、严格审批手续、做好防疫条件审核养禽场(小区)选址要按照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养殖管理办法、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等有关的规定建在远离人口密集区、水源和公路的地方。一般来说,距离这些地方至少在500 m以上,且场舍要与外界有隔离沟或墙等隔离设施。严格养禽场的养殖备案登记制度,严格防疫条件的审核和把关,对从业人员的资历和信誉度、资金状况、养殖场分布、养殖规模、标准化程度、养殖相关的配套设施特别是粪便、污水污物、死淘处理等设施进行核查、审批和评估。对于不符合条件的养禽项目要坚决予以停止,宁缺毋滥。

  健全与畜牧活动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力度,严格执行涉及养禽场、活禽交易运输、禽类屠宰加工、动物诊疗规范、禽产品交易等活动的管理应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规定,并且要大力宣传、严格施行。

  统一规划,建章立制,施行严格的生物安全体系场区大门口要建有消毒室、消毒池,清洁道与粪道要分开,防止交叉污染。要有完善的粪便处理设施,推广粪便生物降解和建立沼气池。禁止未经无害化处理就进行粪便的运输和销售。制定如“人员进出制度,防疫消毒环境卫生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养殖档案制度,统一购种、统一防疫、统一饲料、统一销售制度”等,且要求小区内的养禽户共同维护遵守这些规章制度。养禽场实行全进全出,饲养单一品种,空舍时间要达到2周以上。生活区和饲养区分开;禽场施行密闭式管理,严格控制外来车辆和人员进出禽场,进出车辆和人员要严格消毒;禽场舍内外定期消毒。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饲养水平,减少应激反应加强对禽场管理人员、养殖户及饲养人员的业务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科学饲养技术水平和疫病防治技术水平。

  做好日常的管理,如保证舍内温度适宜、通风良好,防鼠灭蝇,防饲料霉变等工作。防控禽类疾病,最重要的首先是给禽群一个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

  计划免疫及免疫监控

  做好禽类传染病的免疫计划,并严格执行,定期监控。禽类传染病包括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等。

  配备专业兽医技术人员和相应设备

  有条件的养禽场应配备专业兽医技术人员和建有相应的动物疫病诊断室及相应的治疗设备、药品等,坚决杜绝外界兽医进入禽舍区,以减少疫病传入的机会。禽场内兽医不能确诊或经过治疗3 d病情未见好转的,应立即报告当地兽医站,由当地兽医站指派专家进行抽样抽血化验和实验室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将疾病控制在萌芽阶段。

  加快养禽方式的转变

  尽快淘汰散养、庭院养殖、混养等落后的饲养模式,控制中小养禽户的建设,大力倡导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态型禽业养殖模式。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