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县地处“延怀盆地”,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光照强,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是我国葡萄科技创新示范县,其葡萄种植面积位居京郊之首。今年7月底,第十一届世界葡萄博览大会在北京延庆举行,延庆葡萄再次成为关注热点。记者也专程来到延庆县实地调查当地葡萄种植的水肥一体化情况。通过调查发现,在延庆这样的设施农业相对完善地区,不同规模种植户对水肥一体化推广应用表现出了不同的认知和诉求。
调查篇
现状一:散户沿用传统的施肥方式
延庆镇广积屯村的葡萄种植户李永明是延庆葡萄种植户的散户,共拥有 4个葡萄种植棚,种植面积约为2.6亩,其仍在沿用传统施肥模式,并实行大水漫灌。李永明说:“我的种植理念就是生产绿色无公害的有机葡萄,拒绝使用任何化肥、农药以及套袋技术,让消费者不再有农药残留的顾虑,将传统种植模式继续发扬光大,争取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
现状二:中等种植户向水肥一体化努力
北京金栗种植专业合作社、延庆唐家堡设施葡萄园区园长姬春艳介绍说,她的园区共拥有350亩地,种植的葡萄达32个品种。根据不同品种进行差异化管理,以打造生态园区为目标,拒用一切化肥。据统计,这里每个棚面积接近1.4亩,有机肥用量为4吨/年。主要肥料来源之一是通过秸秆发酵,将提取液归还葡萄园,提取液同时具有除草、肥料双重作用;其次是传统施肥方式,增施鸡粪、牛粪等有机肥料。当记者问到这里的葡萄价格时,姬春艳自豪地说:“采摘价80元每斤,另采取礼盒配送方式,混有不同品种,480元每盒。”
施用有机肥提高葡萄品质,无农药残留,加上高端配送以及高附加值产品使经济效益明显。当记者问到在不施任何化肥以及农药的前提下是如何保证果品产量、质量时,姬春艳介绍,唐家堡设施葡萄园区由北京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十几家科研、农业技术单位共同支持。该园区每年都由北京市土肥工作站和延庆推广站专家进行测土配方,深究土壤急需什么营养元素,按比例进行有机肥配方。通俗地说就是测土配方的“方”是全部按照有机肥进行配比的。
姬春艳总结说,专业的技术团队、新兴的棚架管控方式以及娴熟的葡萄管理技巧是支撑唐家堡葡萄园区高质、高量、高经济收益的三大法宝。目前她的种植园正在向有机肥水肥一体化努力,由于种植园附近有机井、大功率的水泵系统,即使是液态有机肥含有一定的杂质也会被高压水流冲击出去。下一步实施有机肥水肥一体化关键在于设备的更新,近期她在考虑重新布置园区内的灌溉设施,为明年的测土配方和水肥一体化打下基础。
现状三:大型种植户基本实现水肥一体化
延庆康庄镇马坊西村,北京万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豪向记者介绍,该园区总种植面积达700亩,其中葡萄种植面积达400余亩。主要种植黑巴拉多、美人指、黑色甜菜等品种。一进园区,李志豪向记者介绍了该园区的特点:一是纯有机肥种植,采用有机牛粪、鸡粪以及经过发酵形成的沼液作为有机肥,形成了自然可循环的生态系统。二是滴灌技术的有机肥水肥一体化,利用管道将水肥通过直径约为1厘米毛管上的孔口直接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做到少量多次,节能高产。
参观了几个葡萄棚,记者发现每两行葡萄架间都会有一条深沟,沟里覆盖了一层玉米秸秆。经李志豪介绍,在配合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的同时,传统的施肥方法不可抛弃,这些玉米秸秆的下面是经发酵腐熟的沼渣,若将沼渣直接浇在葡萄根部,容易造成烧苗现象,但加水稀释又很难操作,所以将沼渣放在秸秆下面,覆上地膜,施肥时将秸秆掏出,开沟施好肥后,再将秸秆回填,冬季秸秆还可以起到“棉被”功效。
当记者问到,不使用化肥是如何保证葡萄产量和品质时,李志豪说,仅使用有机肥的效果肯定不如增施其他化肥效果明显,在发现养分不足以保证葡萄健康生长时,要想到其他办法来补充。例如将人工拔除的杂草和作物秸秆经过微生物发酵,将溶液重新提取,经过滤后达到防虫、防病、补充追肥的作用。最后,李志豪感慨地说,我们很渴望农资行业能够开发出有机配套系列肥料,既能促进肥效,又能保证绿色无污染。
问题:“土办法”有机肥水肥一体化受多因素制约
李志豪说:“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今后农业发展的大趋势,我们也很渴望高端电控水肥一体化技术,希望真正能享受到水肥一体化给我们带来的高效益。”但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诸多条件制约:第一,对于专做有机农场的人来说,要想真正做到水肥一体化,有机肥配方是最大的阻碍。由于缺少实现有机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理论知识以及技术配套设施支撑,目前大多有机肥都是由他们自己调配,在肥效和质量上都有欠缺。第二,像沼液一样的液体有机肥料,由于杂质含量太多,易堵塞滴灌管,加大了人工劳动力的投入。第三,在葡萄有机农庄面积越做越大的同时,希望拥有高端的配套设施以及过滤设备。
专家篇
观点一:葡萄可普遍应用水肥一体化
通过调查可见,为了生产出高品质的葡萄,延庆葡萄种植大户摸索出了一套水肥一体化的“土办法”,然而受一些因素限制,他们也希望有更加科学、合理的技术,以完善他们的水肥一体化 。为此,记者就葡萄水肥一体化的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
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节水处处长高祥照介绍说,葡萄是最适合也是最普遍的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作物,因为葡萄是多年生,对水、肥需求量比较大,要多次施肥、用水。应用到葡萄中的水肥一体化设施,应用滴灌或是小管出流,加上首部、施肥机,再根据葡萄不同时期对养分的需求搭配好肥料。针对农民对于水肥一体化表现出不同认知和诉求的现状,高祥照也说明了原因,首先要确定农民有没有需求,规模小的种植户大多没有这方面的需求;其次是宣传力度不够,很多技术农民并不知道水肥一体化的好处;还有很多技术虽然很好但并不实用;最后一点是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接受能力差。要想让农民接受水肥一体化的技术,就要形成规模,给农民进行培训宣传,根据不同区域的情况进行设计,使水肥一体化实用、高效。同时,水肥一体化发展需要一定的过程,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很好的,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水肥一体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千万不要因为有些农民不认识这个技术就否定它,水肥一体化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可观的。
观点二:只施有机肥需掌握施用定量原则
对于葡萄种植户所说的只施用有机肥,不使用化学肥料,能否保证葡萄产量和品质?这种施肥方式是否科学?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陈清认为,类似于延庆葡萄的这种传统有机施肥方式是值得提倡的,那么如何利用有机农家肥?哪种农家肥适合作为有机肥料?怎么来保证施用有机肥料食品安全性?如何适时适量施肥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陈清表示,从供应的角度来讲,要想使葡萄达到优质、高产,那么单纯施用传统农家肥的总施肥量一定要大于“有机+无机”配施模式。农业上所用到的农家肥一般都是混合物,养分释放率30%左右。而延庆地处于山区,降雨量少而集中,当遇到夏季降雨量大时,多余养分通过地表径流对水源造成污染,所以如何掌握作物生长时期的施肥量是正确施肥的前提。有机肥在施用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作物生长特性。根据葡萄生长阶段特点进行施肥。要在作物生长旺盛期及时进行追肥来满足自身生长养分需求。陈清教授说:“有机肥经矿化作用后,养分通过微生物作用由有机态变成无机态,才能被作物利用吸收,与施用化肥效果是等同的。不是所有施用有机肥的作物产品都是绿色安全食品。要从源头上规范每一个产业链,包括严格控制鸡、猪等动物的饲养。从饲料、作物种植、施肥抓起,规范绿色健康食品的每一项产业流程才能保证食用安全性。”最后,在有机肥施用过程中要使用碳、氮比相对较低的肥料,有机肥矿化的过程与粪肥的性状密切相关,当有机肥碳/氮<25%时,氮素释放率最大,并能最大程度被作物吸收;当有机肥碳/氮>25%时,不仅不释放硝态氮、铵态氮,反而被微生物利用并消耗。不同物料的有机肥碳、氮比存在差异,所以选择有机肥要格外谨慎。而类似鸡粪、猪粪的碳、氮比比较低,速效性好,养分释放速度快,其中氮素养分释放率能达到40%-50%,而牛、羊粪肥碳、氮比较高,其有机肥的养分释放程度不如鸡粪、猪粪。中国农科院资源与区划研究所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张树清也认为,单纯施用有机肥是可取的,只要保证有机肥用量能够达到与化肥相当的能量水平。保证葡萄产量和质量,就要施用全营养的有机肥,不单是畜粪,还要把富含有机酸、腐植酸等有机肥添加进去,和粪肥一起制成有机肥,就能保证高质量和高产量。
高祥照说,施有机肥也要讲究科学,有机肥一般含氮比较高,补充磷可用鸡粪,但是钾元素除秸秆外很难取得,单纯的施用有机肥要想获得较高产量难度较大。但是完全施用有机肥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这就要求氮、磷、钾等各种元素相互配合。
此外,陈清教授还强调,目前有些种植者在施肥过程中存在偏差,认为基肥期施用量越大越好,针对这个问题陈清教授分析说,目前果类、蔬菜施用有机肥普遍是过量的。这对于增产毫无意义,甚至已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一方面,过量的养分容易流失,造成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对作物生长不利,可能出现烧苗等现象。有机肥中含有大量的氮、磷,过量后由淋洗或径流等途径进入地下水及地表水体,会造成硝酸盐污染及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这就需要向广大农民推广有机肥施用知识,普及科学定量施肥的观念,掌握有机肥施用的定量原则。
观点三: “有机+无机+生物”提质又增产
张树清分析,目前“有机+无机+生物”是最好的施肥方法,既能提高土壤肥力、生物肥力,又能提高化学肥力。葡萄有春施肥、夏施肥、秋施肥,秋施肥时把底肥、复合肥、有机肥和生物肥混合以后作为底肥施入,后期春施肥和夏施肥时可以用大量元素水溶肥、腐植酸水溶肥、氨基酸水溶肥、生物水溶肥施用,这样可以解决抗病性、丰产的问题。目前有很多人还未认识到水肥一体化的重要性,水肥一体化可以作为后期追肥,用一些喷灌设施,按照200-300倍稀释后进行冲施,每7-10天冲施一次,最长不超过15天。也可以用滴灌技术。
新理念:有机肥水肥一体化在摸索中前行
通过以上专家分析,施肥有多种选择,然而,随着种植大户的不断涌现,规模化、机械化、自动化的农业生产模式是大势所趋。通过水肥一体化实现节水、节肥、省时、省力、提质增产、绿色环保也将成为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农民摸索出的水肥一体化“土办法”需要完善,同时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等一些新的课题也在突破前行。
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刘文治说,在无机水肥一体化发展日趋成熟的现状下,有机肥水肥一体化工作也在摸索中逐步推广示范,使有机肥小分子化、水溶化和速效化成为现实。有机水溶肥在传统农家肥的基础上,利用化学催化水解和研磨纳米化的新生产方法合成优质有机肥,开启了有机速效性水溶肥的新纪元。其一,新的有机+无机混合式水肥一体化模式在保证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同时,减少了化学肥料的一半用量,还具改善土壤性状,还原土壤肥力的作用,每亩增产10%-15%,充分发挥1+1>2的新模式效应;其二,将化学肥料转变成有机态,即化肥有机化,这一新兴理念无疑牵引着坚持有机生态园的种植大户实现绿色农家梦。刘文治说,葡萄的施肥次数和施肥量与其他果蔬相比较大,所以建议葡萄未来发展要走水肥一体化的道路,充分实现节水、少肥、高效益。
刘文治分析说,过去的有机水溶性肥料主要是小分子腐植酸、氨基酸有机质。氨基酸水溶性有机肥实际是叶面肥,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范畴,而腐植酸水溶性有机肥增产作用并不明显,不属于营养性有机肥料范畴。近年来,由于突破了腐植质理论和矿质营养学说的双重束缚,建立起小分子有机营养的新理念,出现有机肥料的一系列新功能,这一突破性发展引领种植者将优质高产的绿色安全食品继续发扬光大。
来源:中国农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