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江浙资本进双流不炒房“炒”草莓

   日期:2016-03-02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_zx    浏览:124    评论:0    

  春暖花开,成都市民纷纷走到户外赏花踏青,城市周边的草莓迎来了最好的采摘季。作为双流的一张重要名片,当地种植草莓已有30余年历史,素有“中国冬草莓之乡”称号,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眼下正值草莓消费高峰,今年市场行情如何?种植户有什么生意经?小小草莓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秘密?成都商报记者近日进行了深入调查。

  当地散户:行情波动大,收入起伏不定

  允玉英、陈元福均是双流当地草莓种植“散户”,他们的特点是种植面积小、技术传统、抗风险能力低,但数量庞大,整个双流估计有3、4万人。

  2月28日,正值周末,沿东山大道双流段一路前行,在合江、永兴、三星、大林等镇,自驾车前来体验采摘乐趣的市民和车辆络绎不绝。

  在大林镇斗匠湾村,当地村民允玉英家种植了4.6亩无公害草莓。“目前春草莓在地头卖给批发商大约为15元/斤,零售的话更高,今年这个价格我们还比较满意。”而在成都市区的大小水果超市,以常见的“巧克力”草莓为例,目前售价在25~35元/斤。

  据其介绍,种植一亩草莓能有1万多元的销售收入,但种植成本也高:租地、种苗、肥料、地膜等,即使不算自家人工,成本也超过3000元/亩。

  不过,草莓价格随市场波动较大。允玉英说,前年市场行情好,草莓批发价就达40元/斤,许多种植户都获得了高收益。但去年种植面积增加,加之受外地草莓农残超标影响,结果价格大跌。“最典型的是头一天收购价18元/斤,一夜之后就猛跌到8元/斤。”允玉英告诉记者,甚至还出现过两三元一斤的“跳楼价”。

  不过,今年的草莓市场又迅速好转,目前市场价居高不下。种植草莓已有10多年历史的农户陈元福认为,主要是去冬今春的严寒导致草莓减产、上市推迟,价格水涨船高。他回顾近几年的种植收益,也是起伏不定:前年赚了7、8万元,去年行情差亏损2万多元,今年预计又能赚5、6万元。

  外来大户:高投入高产出,年销售动辄千万

  蒋金权在成新蒲快速通道双流彭镇路段承包了180亩土地,建成以草莓种植为主的欣悦果蔬乐园。而一个标准化、工业化的草莓种植基地,年产值动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

  蒋金权来自“中国草莓之乡”浙江建德,专业从事草莓种植20多年。他的基地采用高科技大棚种植,有几十名专职员工,种植品种多达40余个,最贵的品种价格高达88元/斤。

  蒋金权于2013年初从浙江来到成都,投入710万元,专业从事草莓种植并培育种苗对外销售。正赶上好行情,草莓销售均价达33元/斤,当季实现销售额860万元,净赚150万元。

  第二年,蒋金权追加投资500万元,不料市场下滑,销售额反而下降到700万元,依靠销售种苗才没有亏损。

  2015年,他再度增资,成为成都周边最大草莓种植基地之一,全年草莓及种苗销售额合计达1900万元。此外,他还为川渝云贵的1200户草莓种植户提供技术支持,并赴西昌找了几位合作伙伴,在当地投资2000万元兴建500亩种植及育苗基地,公司在四川范围为2016年定下的销售目标高达4000万元。

  同样来自浙江的种植户余林海透露,自己去年也亏损了10多万元,但今年就能够全部补回来并还有赚。

  据记者了解,目前来自浙江的种植户在成都周边有500~600人。虽然他们人数上并不占优,但普遍实力强、起点高、规模大,号称占据成都草莓市场半壁江山,而种苗绝大部分均由他们提供。

  小草莓大生意

  周末采摘日售8万

  “我们早已不只搞草莓种植,更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搞立体生态农业,往休闲观光旅游的方向发展。”蒋金权说,他的基地里除了草莓外,还有桃子、葡萄、无花果等其他水果,根据水果季节不同,一批批开园,人多的时候停车位都紧张。2月28日当天,基地光草莓采摘就卖了8万多元。

  高科技现代农业还给种植方式带来转变。走进蒋金权的大棚,里面配备了标准化钢架、智能温室、自动滴灌、远程监控等现代化设施,采用垄作栽培、水肥一体化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双膜保温等先进技术。

  工厂化、标准化生产经营为农产品的产量、品质带来极大提升。以单位产量为例,采用传统技术种植草莓,亩产量多在2000来斤;但采用工厂化方式来搞现代农业,亩产量则可提高至4000~5000斤。

  “规模化草莓种植是典型的高投入、高产出,同时也伴随高风险。”蒋金权说,比如去年冬天天气较往年寒冷,草莓需要防冻保暖,他们就在大棚里烧火盆升温,短短3天就烧掉了4万多元煤炭。而普通农户很难承受,一些没做防冻措施的种植户种苗成批冻死。

  双流区农发局草莓专家、中国草莓协会常务理事干大木直言,浙江种植户带来了先进技术、提升了草莓品质、更新了种植观念。干大木表示,在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传统散户种植方式正快速向生产企业和合作社种植转变,走上了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目前,双流冬草莓种植面积约5万亩,年产值超15亿元,品牌价值达12.6亿元。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