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调整农业结构……“三农”问题一直是历年两会关注的热点。当2016年全国两会进入倒计时阶段,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将在未来的改革之路上如何突破前行?
近日,持续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这份文件题为《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全文约15000字,共分6个部分30条,主要包括: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这些新理念的背后,隐藏的是更多新的利农密码。
此前,国家已密集发布了一系列重量级的农业政策文件,涉及农村电子商务、农垦改革、农村深改等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议题。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的首个中央一号文件,它将与近期出台的相关涉农文件一起,为我国农业中长期创新发展搭建总体框架。
方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在1982年至1986年、2004年至2016年间,中央先后发布18份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这18份一号文件反映出不同阶段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心。本报记者梳理了近六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2011年至2013年的主题分别是水利、农业科技、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而从2014年至今,则连续三年将“农业现代化”写入文件标题。与当前经济转型升级方向相一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词今年首次写入了中央一号文件。
“十二五”时期,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201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了12429亿斤,比上年增加了288亿斤。中国粮食连续十二年增产,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同时,农民的人均收入一直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这是两个最主要的指标,但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发展中同样存在一些新问题。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表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全适用于当前农业农村发展,也是破解当前存在突出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向和举措。在中国粮食中主要农产品生产上供求之间存在矛盾,这个矛盾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不能单纯以数量来判断农业发展是否成功,还要考虑提供的农产品不仅在数量上、在品种上、在质量上能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这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推进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核心是围绕市场的需求来进行生产,优化农业资源的配置,扩大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这是一个总的要求。”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告诉记者,推进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不是说粮食不重要了,还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粮食的生产能力。
“在农业生产上,强调‘大食物观’的理念,提出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这与过去过分强调粮食产量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即不再以粮食增产作为核心目标。具体来看,就是调减部分粮食品种,优化畜禽养殖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村改革试验研究室副主任赵海对本报分析了推进改革的具体方式。
在农产品进口上,统筹农产品进出口,加快形成农业对外贸易与国内农业发展相互促进的政策体系,实现补充国内市场需求、促进结构调整、保护国内产业和农民利益的有机统一。这将国内产业发展和农民利益纳入到了农产品进口政策的考察范围,表明中央已高度重视农产品大量进口对国内农业以及农民收入带来的冲击。应对地,提出推进进口来源多元化、健全贸易救济和产业损害补偿机制、打击农产品走私等措施。
在农产品价格上,改革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市场调控制度和收储制度,做到市场化改革取向与保护农民利益并重。这与过去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断提高粮食收储价格的做法有很大的不同,更多反映了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精神。具体来说,就是要深化棉花和大豆目标价格试点、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把补贴直接发给生产者,从而避免了对市场的过度干预。
改变:着力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粮食增产背后,是一些地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一边是挥散不去的雾霾、污水、污土之痛,一边是群众对“APEC蓝”、“阅兵蓝”常态化的热望。从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到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再到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专章部署“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碧水蓝天已成为全社会的向往。
近年来,中国每年的环保投入约为一万亿元,而“大气十条”、“水十条”和“土十条”颁布后,预计“十三五”期间环保投入将上升到每年两万亿元左右。“今年一号文件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为引领,最大的特点是对新的发展理念中‘协调发展’的坚持和运用。”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左停教授告诉本报记者,中国不同地区的“三农”问题的性质差异很大、因素多种多样,不能一刀切,协调发展的理念要求在不同地区之间、不同经营主体之间、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之间、粮食安全与生产能力保护之间、涉农一二三产之间、国际国内市场之间、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之间做好综合平衡和统筹协调工作。文件提出的“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大食物观”,为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空间和条件。
“绿色发展本是农业的天然功能,但目前很多追求眼前利益的做法与绿色发展相悖,需要及时纠正。”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认为,要加快改变农业开发强度过大、利用方式粗放的状况,放弃“高投入、高产出”的掠夺经营方式,大力发展循环农业,采用休耕、轮作、种植结构调整等措施修复农业生态环境。
放眼世界,不少农业大国改革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澳大利亚成立了墨累达令盆地管理局,实行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并建立使用者水资源产权,建立全世界最大的水资源交易系统,实现了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英国的农场则通过旅游开发来保护农场环境及农村生态环境。
赵海认为,今年的一号文件把农产品加工、流通和休闲农业都纳入到“大农业”的范畴,提出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产业融合发展。这表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已经由生产领域拓展到产加销各个领域,同时兼具生产生活生态多种功能。这是对农业概念和内涵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在具体政策上,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完善农业产业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主体:涉农改革要增加农民福利
“三农”一直是我国发展政策的重中之重,但“三农”之中,究竟哪个最重要?农业、农村还是农民?此次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这个理念是今年一号文件最吸引我的地方,也昭示着我国未来的‘三农’改革方向必须要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不能以别的主体来替代,任何涉农改革都必须要增加农民的福利,任何涉农改革不能让农民的利益受损。”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014年农村还有7017万贫困人口,推动农业产加销紧密衔接、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根本目的是促进农民增收。数据显示,去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比前年相比,扣除价格因素之后,增长了7.5%,和去年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相比,比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高了0.7个百分点。即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是6.8%,农民的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这个态势到去年已经保持了第六年。
“在外部环境上,一号文件提出优先保证农业农村投入、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来促进农民增收。”中国农科院农经所所长秦富谈到,要从初级的农业种养业催生和拓展出加工、流通、销售等新环节,形成“一产接二连三”的互动型、融合型发展模式。与多数亚洲国家的国情相似,我国受人口密集、土地细碎的制约,兼业农民占据了很高的比重。因此对职业农民进行培育,首先要解决的是精准性问题。
在“互联网+”战略布局中,“互联网+农业”在过去的2015年吹起一阵热潮,一号文件的发布让这股热潮风头更盛,给农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后,要如何飞翔,是当下各界关注的焦点。据阿里巴巴集团向《经济参考报》介绍,从2010年开始,其各平台下农村电商业务的销售额以每年100%的速度增加,预计2015年销售额将轻松突破1000亿元。而京东方面则表示,计划挖掘大数据的潜力,实现农业生产的产销对接、以销定产等,解决产销信息不对称和农产品滞销难题。
开个农副产品“淘宝店”,已经成为农村青年追求的时尚,也吸引着不少大学毕业生和农民工回乡就业创业。完善行政村宽带全覆盖、农村互联网提速降费、县乡村物流体系……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将会大力推进互联网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推动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有机结合,促进农民在家乡创业就业。
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中国农经学会会长尹成杰提出,“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有四个关键问题需要把握:首先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指导农产品生产的决策;其次是要推进农业生产管理的互联网技术运用,要在整个农业生产管理进程当中,用互联网技术来提高精准度;第三是要运用互联网技术改善农产品的流通体系;第四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农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