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郑蒲港下了高速,再乘车半个小时,路经繁华的小镇、安逸的村落,停在一片山坡上,记者见到了此次的主人公于洋和他的香菇种植基地。只见葱葱郁郁的树林间,10个白色的大棚纵横有致地分布在其中,十分亮眼。大棚中,一朵朵小香菇正在茁壮成长,不仅撑起了于洋的创业梦,也开启了村民的致富路。
城里“小伙”闯农村
“我们从来没想到,他会选择到农村当一名大学生村官。”采访当日,恰巧于洋的父母前来看望他。提起于洋的“任性”,父母的语气中依然透出几分无可奈何和心疼。
2014年5月,23岁的于洋即将从南京农业大学毕业。是通过保送继续研读学业?是回到家乡江苏泰州寻找工作?还是在大城市里独自打拼?最终,他的选择是,通过择优选聘成为马鞍山市和县的一名大学生村官。
“其实,当村官也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有‘预谋’,就是希望可以在农村里锻炼一下。”因为这“爱折腾的性子”,他离开了见习期时的香泉,主动申请到贫困村任职,最终成了功桥镇长建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
计划生育、村务公开……一到村里,繁杂琐碎的事务就摆在了于洋面前。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他,对农村知之甚少,也闹出过不少笑话。很多村民也不明白大学生村官到底是干什么的,对城里来的这个小伙子持质疑态度。
为了熟悉情况,于洋跟着村主任、支部书记、村干部一趟一趟地跑,入户了解情况,耐心解答疑问,虚心请教长辈,他以任劳任怨的态度应对各种问题,通过摸索锻炼,各项工作干得有模有样。渐渐地,他熟悉了这个村子,这个村子里的村民也喜欢上了他。“于洋这小伙子,年纪那么小,但工作起来认真负责,真是没话说。”村民司世友对他是赞不绝口。
村里的材料、档案等没理顺,于洋加班加点进行整理、书写,最终按时上交;村里的孩子们没有什么课外图书可以看,他到处联系,终于找到公益组织给村里学校捐了1000多册图书;核查留守老人和低保户的过程中,发现有些老人的听力很不好,于洋同样四处奔波,最终让12位老人免费用上了助听器……
“村官村官,就是要为村里做点事。”虽然独自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生活不方便,也没有朋友,但现在,这里与他已经有着解不开的缘分,看着村里发生着变化,于洋倍感自豪。
深山建起香菇基地
工作之余,看着这座乡村,“怎样帮村民摆脱贫困、增加收入呢?”这个问题一直在于洋脑海里翻转。2014年10月的一次技术培训,让他想到了法子,创业种香菇。
“和县本身就是蔬菜之乡,有着蔬菜农业种植的基础。同时,市场上的香菇大多数来自江苏、宣城等地,本土香菇种植为数不多,但市场却很大。”通过充分的调研、考察,参加各种技术培训,并经常在网上查、在书店找香菇资料,于洋迅速成了“香菇通”,对香菇的市场前景也非常看好。
说干就干,在软磨硬泡征得父母同意后,他获得了近40万元的“梦想资金”。承包土地、建大棚、买菌种、买木屑、购辅料,于洋一度匆匆奔忙在城市与长建村的来回路上。而在种植香菇初期这一关键时刻,他三顾茅庐,前往宣城聘请来了技术人员,获得了技术保障。于洋也和村民们一起拌料、装袋制棒、灭菌、刺孔接种。“那时候,我们都是一起睡在大棚里,在地上铺上塑料和被子,就那样度过了那段岁月。”于洋说。
这只是刚开始。“种植香菇要细心,仔细观察香菇的生长状况,以防发生虫害。室内温度最高不超过25摄氏度,最低不能低于5摄氏度,否则,香菇就不能够健康生长。”为了“越夏”,于洋在大棚外插了很多根5米高的竹竿,爬到上面搭起了阴凉棚;为了查看风机、水泵的状况,即使酷暑时分也每隔十多分钟就去棚里看上一眼。2015年的春节,村民都回家过年了,可是成长好的香菇急需采摘。于洋只能独自一人采摘,连除夕晚上都打着手电筒在棚里采摘到了12点。“这也是我第一次未能回家过年。”于洋说。
“现在我们的香菇被卖到了和县、巢湖、马鞍山等地,很多客户都是闻讯而来。”于洋告诉记者,他们现在有袋料香菇50000棒,第一批秋冬菇已于2015年10月开始产出,销售额达到了10多万元。
为村民拓宽致富路
在于洋的10个大棚前,4个大棚正在建设中。“那是村里集体投资的,暂时也交由我管理。”除了解决部分村民的就业,于洋也着力解决着村里的贫困现状。看到了于洋的香菇种植基地初见成效,部分村民也对香菇种植产生了浓厚兴趣。
“目前,我们除了鲜菇、干菇生产销售之外,还进行菌种、菌棒制作销售以及香菇种植技术培训等,就是希望可以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实现产业脱贫。”现今,于洋已联合有种植意愿的村民成立了长建食用菌种专业合作社,并计划着扩大规模。
销售途径同样不用愁。除了送往市场或者现场批发之外,于洋还团结了一批创业大学生村官成立了汇村优品、村官农场等电商平台,让优质农产品有了更多的销售途径。于洋表示,这样即使有一天他离开长建村,但是香菇基地和正在蓬勃发展的香菇产业将会继续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