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央“一号文”提出“积极推进马铃薯主食开发”,到农业部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我国布局多年的“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已迈进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作为广东省第二大冬种马铃薯产业基地,恩平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实现与北方马铃薯错峰上市,抢占了巨大的消费市场,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
如今,政策“红利”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竞争”。面对“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严峻态势,恩平马铃薯产业要如何调整结构、增质提效、抢占先机?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加快马铃薯产业化。良种良法推广、经营模式创新、科研技术合作、流通渠道开拓等是恩平马铃薯产业实现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未来则要把更多目光投向“产业化”,而其核心正在于马铃薯产业链的延伸。
首先,在做大产业链方面,江门马铃薯产业需加快从“千家万户”的传统分散式种植,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方向“转型”,把“公司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做大做强。目前,像恩平江腾农业、绿田合作社这样,具有相当实力、辐射力的农企、合作社还不多,产业经营模式转型需要更多具有示范效应的“龙头”。笔者建议,政府应结合“农业强市”打造特色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总体部署,从政策扶持、科研合作、资源链接等多方面,出台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及一系列配套政策,以此鼓励、培育农企、合作社实现数量、质量的双提升。同时,农企、合作社应该加强与田间农户的“结盟”,从良种良法推广、市场信息互通、销售网络搭建等方面,实现全方位对接,并整合政府、社会等各方的资金资源,引导建设冷库等产业设施,推动标准化仓储、包装、运输发展。
其次,在延伸产业链方面,一是要加强政府、农企、合作社等与省内外科研院所的科研合作,结合本地实际和市场需求,加大优质马铃薯品种的培育力度,以及绿色高效种植方法、农资产品的研发,以技术创新提高马铃薯产业竞争力,以品牌提升市场占有率。笔者认为,无论是采用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模式,还是采用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的模式,江门都应尽快成立马铃薯产业研究院,或国家、省马铃薯产业研究院江门分院,以此作为推动马铃薯产业技术创新的“火车头”。二是要加快马铃薯产品的深加工。江门目前马铃薯产业已部分实现“订单式”种植,与好丽友、珍珍等食品品牌建立合作,作为原料提供基地,实现马铃薯的“异地”加工。当前在马铃薯主食化产业开发的新背景下,江门马铃薯产业应逐步探索深加工“本地化”,研发具有高增加值的“差异化”产品。
作为冬种马铃薯生产基地,与北方生产基地相比,江门具有“反季节”的优势,但在产量、品种等方面仍存在不利因素。因此,江门要迎合市场规律,结合自身在品种、技术、创新、流通、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加快具有本土特色的马铃薯深加工产品开发。其中,既要凸显江门马铃薯产业的品牌特色,又要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尤其是要打好“绿色牌”“科技牌”“品质牌”等,以此推动江门从传统的马铃薯种植基地,向我国南方最重要的马铃薯产业创新研发中心、食品深加工基地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