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清晨,已隐隐有些凉意。凌晨5时30分,是新店镇孙桥村11组村民杨雪峰每天的起床时间。“要起来弄鱼草、喂虾。”34岁的他子承父业,已经从事了15年的淡水养殖。杨雪峰家共有30亩水塘,露天养殖南美白对虾与鱼苗,一年下来有十几万元的收入。“搞渔业养殖效益高,比种田划算。”他告诉记者,养殖的鱼苗销售一直很好,这么多年来村里也很支持,遇到技术难题都会有技术员上门指导。
今年,同村的何建华承包了103亩水塘从事淡水养殖,收入达到了20多万元。据新店镇孙桥村农经员杨剑飞介绍,到目前为止,村里像杨雪峰、何建华这样的水产养殖户已经发展到近800户,水产养殖面积达到了1600多亩,占耕地面积的近25%。今年3月,孙桥村成功申报了我县“现代农渔业示范村”称号。
孙桥村沟塘较多,全村共有6200亩,有40%以上为低沟、低荡田。为增加老百姓的经济收入,村里从90年代初期开始,立足本村实际,鼓励农户发展淡水养殖,以“四大”家鱼为主,兼带白条、河虾、螃蟹等特种水产养殖项目。经过村干部带头养殖及对外承包,全村10亩水面以上的规模养殖户达到220多户,推广发展了白条鱼、南美白对虾、食用龟、观赏鱼等特种高效淡水鱼类养殖,80%以上水面实现了精养,每亩平均效益达到4000多元。
杨剑飞告诉记者,村里还吸引了不少外来养殖户。来自通州石港镇的陈红梅、陈新明夫妇就是其中之一,今年51岁的她与丈夫来到孙桥村已将近15年了。在从事淡水养殖之前,他们一个是电工,一个从事服装加工工作,都是水产养殖的门外汉。来孙桥村后,他们养殖过螃蟹、鱼苗等水产养殖项目,“那时候对于养殖一知半解,没什么主张,看到别人养什么我们就养什么。”陈红梅说,因为初期对行业的不熟悉,导致了亏本,恰巧又遇上村里收承包费,当时的经营捉襟见肘。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带给了陈红梅夫妇继续从事渔业养殖的希望,“村里照顾我们,和我们重新修改合同,降低了承包费。”陈红梅说,村干部帮助他们渡过了难关,“他们跟我讲,从什么地方跌倒就从什么地方爬起来,经常关心我们,问养得如何、情况怎么样,有不懂的地方也有技术员告诉我们怎么做。”陈红梅夫妇重新树立信心,开始专门养殖南美白对虾。虽然养殖面积不大,但夫妇俩吃苦耐劳,近几年来收入还算可观,“平均下来要比种地、打工好一些。”
杨剑飞告诉记者,多年来,村里积极为水产养殖户提供电力、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服务,“2012年,我们为一位养殖大户争取了一座‘财政桥’,为其出售鱼虾提供了方便。”同时,村里还时常对水产养殖户进行水产技术指导,及时为他们提供产前、产中服务。除努力做好技术培训、鱼药、鱼料销售等服务工作外,村里还建立了50多人的淡水产品销售经纪人队伍。杨剑飞介绍,村里接下来还将邀请水产专家为养殖户授课,为水产养殖户寻找更好的养殖市场信息。
来源:中国水产养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