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15元一棵、西瓜100元一个、西红柿50元一斤……在很多人眼中,农业是弱势产业,不仅低效,还要靠天吃饭。然而,位于高青县的山东华威农业科技公司,却以过硬的质量和“高人一等”的价格打破了人们对农业的偏见。华威公司是怎样在温室大棚里种出了“贵族果蔬”呢?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农民工也要带证上岗
25日,记者来到华威公司日光温室大棚区6号大棚。大棚里的西红柿“树”足有一人多高,棵上挂满了红绿相间的西红柿。一位身着工作服的妇女正在棚间劳作。与一般农民不同,她的胸前别着一张小卡片。卡片上写着名字刘素娟。
刘素娟说:“俺们的西红柿很特别,首先是品质、口感不一样。”不仅果形周正、大小一致、色泽光鲜,而且浆汁饱满、酸中带甜。西红柿从上年10月份开始定植,春节期间就可上市,可以实现周年不间断生长,但为了保证产量、品质,一般到七月份就要拨除、闷棚。“每棵西红柿挂10穗柿果,一穗8两左右。按一斤50元算,一棵西红柿可产生40元效益。”
华威公司的西红柿和人一样也是有“身份”的,每个果蔬包装箱上都有一个二维码,顾客在购买果蔬产品时,只需用手机扫描一下,就可清晰显示出蔬菜的采摘日期、种植过程、负责人姓名等内容,实现了蔬菜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控。
质量可追溯,出了问题有人担责。公司制定了严格的作物管理操作规程,责任人必须按规程操作,并要记录种菜日记。“没有知识不识字,考不出证也当不了农民。”刘素娟说,华威公司有30多个像她这样的带证农民工。
批发价比零售价还高?
果蔬品质好,种子很重要,公司负责人刘海军说,为了保证种出高品质的果蔬,他们每年都要选几十个品种做实验,优中选优,遴选出适应当地环境的最优秀的种子。“这种黄瓜一粒种子价值4块多钱,市面上用4块钱能买几百粒种子。”
在高青县城,人们常常看到一辆辆绿色厢货车在大街小巷来回穿梭。“我们去为客户送货,保证蔬菜采摘下来耽误不了饭点儿。”司机王师傅说。不只在高青,在桓台、周村及张店、济南、东营、滨州,都能看到这种华威果蔬车的身影。在种好蔬菜的同时,华威人高度重视市场营销。
刘海军告诉记者,清明节期间,一位来自东营的陈先生找到刘经理,打算做蔬菜代理,在询问价格时,他问:“老板,这五彩椒咋卖?”“一斤50元。”“批发呢?”“55元。”“哎,你这是咋卖菜?批发价咋比零售价还高?”
刘海军说,这是他们的一种营销手段。
近期,华威公司推出“五彩果蔬采摘季”活动,引来无数游客。“游客采摘,人手一份。批发是省心了,可把菜批出去了,游客来了就无菜可采了。”刘海军坦言,做生意做的是人气,人气旺了生意火。采摘节期间,生态园接待游客近万人,卖出蔬菜2万多公斤。现在首季采摘季结束了,可一到周末,仍有不少市民前来咨询、观光。华威蔬菜经游客们口口相传,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广告效果。2013年,华威公司的年销售额达到了820万元。
客人来了,如何成为回头客,是刘海军思考的深层问题。据了解,华威公司正在规划建设采摘体验园和休闲度假区。将根据客户需要,把土地分成不同面积,通过托管、承租等形式帮助市民搞好经营,让市民的劳动体验真正快乐起来。
智能化的IT植物工厂
进入车间前必须套上鞋套,只能隔窗窥探一列列植满蔬菜的栽培架;车间内光线只有红蓝两色,植物全部长在“水”中;车间建筑面积仅有616平方米,而投资达1000多万元……这就是华威农业科技公司IT植物工厂。
IT植物工厂是从日本引进的成套设备与技术,作为生产型IT植物工厂,在全国这还是第一个。日本农波植物工厂株式会社董事长夏井健告诉记者,植物工厂概念最早由日本提出,其实质是蔬菜花卉用电子计算机调控进行工厂化生产。2010年,华威农业科技公司与日本农波植物工厂株式会社合作,引进日本技术与设备,依托原清华大学教授、现北京精仪集团王兴坤博士等专家做技术指导和后期技术支持,吸收利用国内外技术,对IT植物工厂进行复制推广。
IT植物工厂车间除具有研究、展示、观光、培训等功能外,还可进行蔬菜、花卉的周年性批量生产,包含了从播种、育苗、定植培育在内的全部流程。而这个密闭的空间确保了作物在无菌、无尘状态下生长。立体化种植模式增加了使用空间;用培养液代替土壤,根据植物需要合理配给营养;红蓝两色LED灯照明既满足植物采光需要又节约能源;全天候生长甚至让蔬菜生长周期缩短至15天左右。物联网远程监控、光伏发电、微喷加湿、物理杀菌、地源热泵等12种技术体系的完美结合,让植物工厂具有了不可替代的卓越优势,使农业生产摆脱了自然生态的和作物品质的可靠,极具高端农业战略优势。
束缚,实现了生产流程的可见、技术节点的可控华威公司在与日本方面合作之初已经签下协议,独家代理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的植物工厂推广权。据了解,华威公司将投资建设9个这样的植物工厂。眼下,已在山西运城“复制”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