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手起家到养猪专业户,又从养猪专业户成种菇能手,熊月平一路走来风风火火,巾帼不让须眉。
湖前村是个传统农业大村,养猪户不少,熊月平也是其中之一。“2005年,猪价大跌,考虑到环境污染,我准备放弃猪场。刚好镇里举办食用菌培训班,我就去听了。”熊月平说,听完课,她就萌发了种菇的念头。
很快,熊月平将猪舍改成菇棚种白菇。经过细心培育,她的一万袋白菇就获得了近一万元的效益。
尝到甜头的熊月平,更是坚定了种菇的决心。如今,熊月平已新建了菇房、高温杀菌灶、冷库等设备,规模种植,效益很好。
“现在,我一年四季有菇采,从单一白菇扩大到秀珍菇、金福菇、姬菇、草菇。”熊月平向我们介绍初具现代化规模的菇房。
四五幢明亮的菇房内,一排排整齐的秀珍菇撑着棕黑的小伞,十分惹人喜爱;十几名员工正在“咔嚓、咔嚓”地剪采秀珍菇。熊月平相告,每袋秀珍菇5斤装,运到江山农贸市场,销往宁波、杭州等地。
“种菇行业也有风险。”熊月平说,第一次种菇时,由于气温高及接种消毒不严,一大半的白菇得了绿霉菌病,损失2000多元;当年12月,又因未做好菇房通风,剩下8000多袋白菇得了白霉菌病,“全军覆没”。
面对挫折,熊月平买来了科学种菇的书籍学习,向种菇专业户讨教。她把这些报废的下脚料经打碎、晒干、消毒、煮透及接种等多道工序后,改种金福菇,降低了损失。
受此启发,第二年,她在白菇采摘二茬后,用下脚料种金福菇,变废为宝,提高了效益。这一年,她的2万袋白菇收入2万多元,用下脚料种的金福菇收入1万多元。
2009年初,她到江山农合行贷来10万元钱,在菇棚里安装了空调,针对每年5月至9月菇市淡季,“瞅”准市场空当种起了秀珍菇。“3月初种的秀珍菇,5月开采,可至9月份。”熊月平说,运用科技手段,天热也可以种菇。去年,她种的20万袋白菇、金福菇和秀珍菇,收入突破20万元。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熊月平对自己的“绝活”——食用菌种殖技术,总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乡亲们。在熊月平的帮助下,种菇致富的村民越来越多。近期,全村80万袋食用菌将陆续上市,仅此项,全村增加收入100万元以上,而熊月平,也被评为江山市十大创业青年。
据悉,像熊月平这样的创二代,目前,江山农村合作银行已累计投放信贷资金近亿元。
来源:衢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