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应县蔬菜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30万亩左右。从品类上讲,青椒种植面积5万亩,辣椒1万亩,马铃薯3万亩,甘蓝1.5万亩,架豆4万亩,胡萝卜1万亩,番茄2万亩,西瓜、甜瓜3万亩,其它各种蔬菜8多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面积达到了15万亩。”山西省朔州市应县蔬菜办雷全明说。
这些品类种植面积是当地农民根据应县蔬菜办提供的全国种植“大数据”和订单决策的结果。这些年,蔬菜办的信息化服务一直成为菜农种植的决策依据,行业协会的协调和订单成为农民种植的指挥棒。
应县是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基地县,也是山西省无公害蔬菜产品整体推进县之一。2014年,应县的蔬菜成功地通过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出口认证,为该县蔬菜走出国门取得了“绿色通行证”。“应州绿”蔬菜商标成为山西省著名商标,应县蔬菜走向了品牌化发展的轨道。
政府:信息化服务要精准
“30万亩的蔬菜数据是根据全县种子销售和育苗情况得出的结论。2015年,应县的架豆价格就没有下过3块钱,这在年初种植时,我们心里就有谱了,后来的市场行情也证明了这一点。”雷全明说。
根据每年在全国同期上市种植区域的调研数据,决策应县种植品类面积,成为应县蔬菜办指导农民科学理性种植,防止农民丰产不丰收的一个主要职能。
据他们预计,今年架豆和青椒的价格还看好,胡萝卜的种植面积也没有太多增长,价格仍然会维持在盈利线上。
“目前,应县蔬菜种植有三个特点,一是多样化的理性种植,去年价格再高,今年的种植面积也不会盲目增加,仍然以品类多样化应对市场不可预测的风险;二是精细化种植,一大批职业菜农靠精耕细作要效益;三是订单种植,拿到经纪人或加工企业的订单后,决定种植品种和面积。”雷全明说。
能有今天科学理性的蔬菜种植结构,可以说和应县蔬菜办持续地信息化服务密不可分。
2010年,蔬菜价格高企,应县蔬菜办根据当年胡萝卜种子的销售状况,判断云南大理等胡萝卜的主要产区种植面积已经不小,价格可能没上一年乐观,就让当地胡萝卜之乡——应县南河种乡的农民适量改种架豆和青椒,以免菜农受损。如今,葱蒜的价格又高企,记者再次来到应县采访时发现,政府指导菜农的经验已经惠及了其他品种。
市场:协会+经纪人穿针引线
目前应县具备一定规模和设施的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有12个,年吞吐能力达到了15亿公斤以上,全县有脱水蔬菜厂33家,日加工能力达到3500多吨;预冷库38座,一次预冷蔬菜能力达到了8000多吨。产地市场和产地加工已经成为农民种植动力的一个支撑。
有形市场的核心是服务,近年来,应县加大了市场硬化、信息、计量、制冷、贮藏、加工、包装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入,增强了市场服务功能。无形市场的要素是人,这几年,应县围绕市场流通,陆续培育了持证经纪人1600多名,这些经纪人自发成立了蔬菜营销等专业合作协会50多个,协调和协商蔬菜流通销售事宜。
蔬菜经纪人的穿针引线内联晋北蔬菜种植区基地上万家蔬菜种植户,外联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100多个大中城市的500多家蔬菜批发市场和加工企业,部分蔬菜产品还转口销售到了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为应县和周边蔬菜种植提供了稳定支撑。
种植风险的降低,为应县蔬菜产业健康良性发展提供了契机。到目前,应县青椒、胡萝卜、架豆、马铃薯、辣椒、西红柿、西葫芦、茄子、西瓜等9个品种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产品、产地认证。
目前,全县蔬菜产业收入约占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的“半壁江山”。种植面积稳稳的,预计主要种植品类的价格稳稳的,农民种菜及相关收益稳稳的。这成为今年春耕季节,记者在应县采访的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