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在京举行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研讨会。会上发布的《农村绿皮书》预计,今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或进一步增产至6.3亿吨,比上年增产1.5%,这给中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带来难度,需要加大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报告称,考虑到粮食种植结构具有相对强的惯性、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基本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充足及价格预期下跌等因素,虽然2015年粮食价格已经下跌可能会使一部分农民减少粮食种植,但是粮食预期收益整体上仍然相对合理,也考虑到2016年气象灾害及其对农业造成的损失可能有所加重,假定农作物受灾率20%,预计2016年粮食总产量会达到6.3亿吨,比上年增产1.5%。
“最近几年,农业产能过剩与产能不足的突出矛盾明显,玉米积压,大豆却出现缺口,这是接下来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副司长黄秉信告诉记者,“没有规模化生产,不可能产生好的效益,应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但当前,中国还没有形成稳定的规模化生产经营群体,市场对经营规模的影响太大。将来,大规模的生产群体形成后,生产和市场才能更趋于稳定。”他说。
针对玉米产能过剩的问题,报告指出,国家将通过退耕还林还草还湿以及鼓励农民粮改饲和粮改草等政策措施调减玉米种植面积1000万亩以上,但是中国粮食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7亿亩,即使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政策完全有效,玉米种植面积减少也是有限的。国家调减玉米种植的政策应主要在“镰刀弯”地区实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地的农民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的倾向可能不会短期内改变。2016年,国家继续实行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也会在东北地区放弃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加之油菜籽收储政策和棉花收储政策的改变,都可能使农民在粮食种植结构上重新布局,减少的油菜籽和棉花种植面积以及玉米种植面积用来扩大小麦和稻谷生产。
因此,报告认为,2016年粮食可能继续增产,主要是农民在安排农业生产时现有的可行选择空间有限以及面对当前市场条件等因素而做出的理性选择,这给中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带来了难度,需要加大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