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播,许多农民真不知该种什么好:玉米阶段性供应过剩,8年来首次出现价格下跌,“金棒”不“金”,还能不能大面积种植?羊肉价格下跌,养羊的利润一再下滑。那么,农民到底该种养什么呢?近日,笔者奔赴生产一线,采访了一些种养大户和一些典型村镇,记录他们在种养中主动调结构的故事。
红黑枸杞绿色回归
播种刚刚开始,而达旗中和西镇的村民们仿佛已经品咂到了收获的甜蜜,因为那曾经消失的红枸杞携手它的“黑兄弟”再次回归。据悉,此次“回家”它们誓要以绿色品质再“红”中和西。
红枸杞、红腌菜、红鲤鱼这“三红”是中和西的特产。特别是红枸杞,丰产那些年它不仅让农民的腰包鼓起,其硕果盈枝的红色景致更让中和西散发出独特的魅力。然而由于植株老化和病害侵袭,红枸杞风韵渐失,2012年,内涝外洪的自然灾害直接导致功劳不菲的红枸杞彻底消失。自此,枸杞种植户又走上传统种植的老路。
去年,玉米种植户遭遇前所未有的挫折,市场预测,未来玉米种植仍不容乐观。一时间,如何调整种植结构成了农户们商讨的话题。
中和西镇南伙房村一社社长雷碧霞是当年最大的枸杞种植户,也是如今为重新种植枸杞奔走的第一人。今年3月,她与旗镇领导到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考察市场,最终得出结论:枸杞市场前景看好。而枸杞抗寒、抗旱、扛碱的特性,非常适合中和西种植。眼下1200亩枸杞苗已栽种完毕,其中红枸杞1000亩,黑枸杞200亩,涉及农户60多户。
“我们订购的是目前最好的品种:宁杞7号、宁杞9号和观光水晶。”能够再次与枸杞续缘,雷碧霞万分珍惜,“这回我们完善了排水设施,不会出现枸杞被水淹致死的情况。在种植中坚决施用农家肥,对可能出现的病害,以生物农药预防为主,力争走出绿色、有机的路子。将来产品也要用自己的包装,打自己的品牌。”雷碧霞信心满满。
据雷碧霞介绍,枸杞种植一劳永逸,当年即可挂果,第四年进入丰产期,丰产龄一般在14至16年,丰产期亩产可达700到800斤。按2015年的市场价计算,红枸杞每亩纯收入在8000元左右,黑枸杞每亩纯收入在3至5万元,如果管理跟上,种植当年即可收回苗木成本。
近年来,中和西镇党委、政府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通过各种途径,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为实现绿色、文明、富裕、和谐中和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是实施无公害枸杞种植项目。依托中和西镇绿源种养殖合作社的示范带动,在南伙房村、翻身村等枸杞种植基础条件好的地方,通过落实林业补贴项目政策和依托电商等新型销售模式,动员群众继续种植红枸杞、黑枸杞,促进农民增收。二是加快推进大田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计划在沿河5个村通过实施国土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逐步配套完善农田水利设施,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或农机大户,实现机械统一耕种、统一收割,不断提高机械化程度,降低劳动成本,解放劳动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同时进一步加大涉农企业的引进力度,通过土地规模流转,增加农民打工就业或再创业推动三产发展,逐步调整全镇产业结构比例。同时鼓励农民在少量自耕地上种植经济效益好的农产品,如红枣、核桃等。三是推广实施颗粒饲料加工。依托红海村宝地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全镇推广实施颗粒饲料加工项目,实现大规模养殖,达到省时省力省工省料的目的,同时减小“两禁”工作压力。四是发展露天蔬菜种植。在宝日呼舒村等种植蔬菜基础条件好的村子,通过落实滴灌等项目工程,加大与金泰禾等涉农公司合作力度,计划发展4000亩的蔬菜种植项目。五是发展绿色薯类种植。在官井和万太兴等梁外地区,通过实施沙地滴灌项目,成规模地发展红葱、土豆、黍子、小米等种植业,计划种植2000亩。六是发展虫草鸡养殖项目。在官井村、万太兴村、牧业村和南布日嘎斯太村等自然条件优良的山区,发展虫草鸡养殖项目,计划动员群众养殖5万只。七是发展旅游产业。依托捉鳖湾、红海子和义生海子湿地、阿什全林召遗址等自然、人文景点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推动三产发展。八是扩大优质牧草种植面积。在中部沙区的官井村和万太兴村,依托现已引进的牧乐牧业、和盛种养殖合作社等涉农企业,不断加大项目争取力度,配套完善闲散土地基础设施,扩大紫花苜蓿和青贮玉米的种植面积。
獭兔养殖鼓了农民的“钱袋子”
那天,达旗风水梁獭兔养殖户樊存拿着卖獭兔的6000元钱感慨万千,这也是他家今年的第一笔收入。樊存说:“搬到风水梁是我做出的正确选择,仅仅8年时间,我家便从负债累累到腰包鼓鼓。”
想想自家在王爱召镇德胜泰村张大圪堵社时的生活,樊存说:“只能用‘艰苦’一词来形容。”他家有三四十亩地,再加上承包的土地,一共种着上百亩耕地,虽是如此,可这些地都是河头地,收成靠天,年头好了能收入三四万,赶上黄河水泛滥,一家人在水里捞庄稼是常有的事。经常泡在水中,再加上劳累过度,媳妇刘巧凤患上了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严重时双手拄拐,家里家外全靠樊存一人支撑。生活越来越艰难,债务也越欠越多,正在他们一筹莫展之际,听说风水梁养獭兔能挣钱。2008年,一家人毅然告别了生活多年的故土,带着十几万的债务走进风水梁,开始养殖獭兔。艰辛地劳作一年后得到了回报,他家仅卖兔子就收入六七万元,这还是刘巧凤一人的劳动成果,而闲下来的樊存就在风水梁打零工,年收入也有3万多元,压在樊存心上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养殖獭兔,刘巧凤一天最多也就忙乎三四个小时,活儿不重,这让她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所缓解,很快告别了拄拐的生活。债务没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人也精神了许多,这是亲戚朋友们见到她之后说得最多的话。现在3个孩子都已大学毕业,老大和老二已成家立业,小儿子也买下了楼房,樊存自己花了6万多元买了移民楼,只等着装修入住了。虽然现在刘巧凤每年的医药费有1万多元,可稳定的收入让这些都不成问题,现在家中还有小笔存款,这让樊存的心里更踏实了。趁着现在还年轻,再多挣些钱,过几年也该坐享清福了。于是,去年他家把小兔舍换成了大兔舍,规模提高了一个档次,刘巧凤知道:只要肯下苦,收入提高便指日可待。
和樊存有同样经历的人在风水梁还有很多,徐锁小就是其中一户。他是白泥井镇盐店村马二圪卜社的村民。在搬入风水梁之前,种地、养羊、卖沙柳就是全部收入,看着营生挺多,可总共也就收入两三万元,还累得够呛,一年四季没有一天闲着的时候。儿子结婚,还有个学生需要供养,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债务也越来越多。2008年,徐锁小一家搬入了风水梁,和在风水梁养殖獭兔的大部分户子一样,媳妇专门养殖獭兔,徐锁小就在附近打工。120只种兔的大兔舍每年能带来六七万元的稳定收入,再加上徐锁小打工挣的钱,全家年收入近10万元。徐锁小说:“比当初种地强多了,收入翻倍,活儿也不累。”媳妇吴娥女说:“当初搬来时,也是他的主意,我去东胜串亲戚了,有一天他打电话说把羊卖了,准备搬到风水梁养兔子,当时可把我给气坏了。虽然他提前来这儿看过人家养殖,可到底去不去我还没有具体定下了,他就自己决定了。”“你看,风水梁来对了哇!要是早来几年比这更好!”徐锁小接过了话。“那倒是!”吴娥女肯定地答道。徐锁小说:“我原来是养路段工人,后来买断了工龄,拿着2万元去补交养老保险,没想到得交3.7万元,家里没钱,只能将当年的交了,养兔子后才将所欠的养老保险全部交清,现在每年还交8700元,对我来说也不是事儿了。獭兔不仅不愁卖,还都是现钱,不存在赊账,家里再没出现过用钱难的问题。”吴娥女说:“刚来的时候,没有一点养殖獭兔的经验,全凭技术员的专业指导,后来也就一步步掌握了,一栋兔舍我一人就能忙乎过来,等下小兔子时,他也帮衬一下。每天的主要营生就是打扫兔舍和喂兔子,活儿挺轻松,细心些辛苦些就行。当时是背着债务来的,现在是无债一身轻,我相信,将来的日子会更好!”
现在,吴娥女也购买了移民楼,只等着装修入住。谈到以后的打算,徐锁小说:“就在这儿养兔子呀!”徐锁小搬来风水梁,儿子一家也跟着沾了光。儿子徐峻海现已住进了移民楼,徐峻海在风水梁的厂子里打工,媳妇开了家小卖店,小两口每年收入近10万元。
就这样一家带动一家,风水梁的獭兔养殖户由原来的十几户发展到现在2400多户,兔舍也由最初的一期二期发展到现在即将投入使用的十期。随着养殖户的增多和养殖规模的扩大,风水梁年产6万吨的饲料加工厂生产线已停产,取而代之的是年产60万吨的生产线,极大地满足了养殖户的需求。现在风水梁獭兔年存栏300多万只,年出栏760万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