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老板 给我加两桶液体肥!

   日期:2016-06-02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565    评论:0    

化肥零增长、减量增效如何实现?干旱地区农业如何突破水资源瓶颈?内蒙古地区近年通过实施水肥一体化,率先在控肥增效示范区推广应用新型液体肥料,摸索总结出了一套田间实用方法。本版欢迎各地踊跃投稿,共同分享化肥零增长的相关经验。

  “老板,给我加两桶肥。我家种的小麦,马上要浇头水了。”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联增村农民高来城来到加油站,他并非给农用车加油,而是给地里的小麦加肥。据该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魏玉海介绍,这种肥料“加油站”是旗里2016年控肥增效示范区重点推广的液体肥料加肥站,使用新型液体肥料代替传统固体肥料,实现随水追肥、水肥一体,以达到控肥增效目的。

  液体肥料是一种新型水溶性肥,能快速与灌溉水混合均匀,不仅可以通过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实现水肥一体化,还可以与沟畦灌等传统灌溉方式融合,随水施肥,同样达到水肥一体化的效果,大大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增加作物产量。据统计,液体肥料在发达国家应用普遍,美国氮肥消费中液体肥料占据一半以上,以色列90%以上。2015年我国尿素硝铵溶液产量已超40万吨,刷新了氮肥生产以尿素独大的传统格局。

  收益要保障示范要跟上

  “就用这点肥,庄稼能长好吗?”在内蒙古全区控肥增效现场会上,前来参观的农民对技术员重点推介的液体肥料施用技术疑虑重重。减肥还能增产,这令习惯了大水大肥的农民来说难以置信。

  联增村的刘根就是当地应用液体肥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早在2014年,杭锦后旗农技中心的技术员在他的小麦地里首次试用液体肥,效果非常明显,乃至于第二年没有试验肥料了,他就自己花钱到10公里外的镇里购买液体肥。今年村里建起了液体肥加肥站,他是最支持的。刘根为什么坚持使用液体肥呢?他跟笔者算了一笔账。联增村是河套灌区,种植小麦惯用大水大肥,每年每亩地施用基肥35公斤还要追施尿素25公斤。这样下来,一亩地就要投入60公斤化肥,花费137元;而应用液体肥以后,每亩基肥只需20公斤,再追施尿素硝铵溶液8公斤,配施高钾型水溶性肥2公斤就够了,这样每亩施肥量才40公斤,花费130元。

  刘根施用液体肥不仅每亩少用了20公斤化肥,还节省了7元肥料钱,相应的小麦亩产能达到500公斤左右,较传统施肥习惯亩增产近40公斤,按小麦收购价每公斤3.4元计算,亩增收143元。“用液体肥不但能增产增收,还省心省力呢。原来,我们施肥得满地转地撒尿素,特别是种玉米还得往地里钻,胳膊和脸常被划烂。现在,原本一上午的活两个小时就能完工。”刘根如数家珍般向笔者介绍液体肥的好处,就像一位资深专家。在联增村,像刘根在这样积极接受新技术的农民还有很多,他们精打细算的同时,也朴素地相信科学。今年,内蒙古自治区土肥站统一给这些农户颁发了“控肥增效科技示范户”标牌,希望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带动全社会重视科学施肥,实现化肥零增长。

  品种要完善技术要配套

  化肥越用越多,地越种越硬,产量徘徊不前,这是农民普遍的困惑。“长期以来,河套灌区的农户习惯了大水大肥,推广液体肥料要想一炮打响,离不开配套技术的支持。”巴彦淖尔市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张志忠跟笔者说,目前很多农业技术核心内容已经成熟,但由于配套设施脱节,影响了整体技术推广。

  “我们重点推广液体肥已有5年了,前几年一直不温不火,直到去年引入自助式加肥机,同时丰富液体肥品种,才满足了农民多样化的需求。”杭锦后旗农技推广中心的刘宇杰跟笔者分享液体肥推广经验时说。过去,市场上出售的液体肥主要是尿素硝铵溶液,包装规格统一,肥价里含有包装成本,增加了种植成本。去年他们与中化化肥合作,引入液体肥配送系统和加肥机,农户可以自带容器前来加肥,同时在加肥量上也打破了包装限制,根据地块面积和作物品种来自行确定加肥量,根据需求购肥,实现了精量施肥。现在加肥站花色品种多了起来,不仅出售尿素硝铵溶液,还有大量元素液体肥、有机液体肥以及微量元素液体肥可供自助选择。

  按配方施肥照指导种地

  自治区土肥站节水科科长白云龙说,上世纪80年代内蒙古就已开展设施农业应用液体肥料的相关研究,2007年前后在设施农业大面积应用。随着大田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尿素硝铵溶液、液态复混肥等新型液体肥料开始在马铃薯、玉米等作物上探索性应用,特别是近年国家鼓励农业规模化经营,液体肥料、新型水溶性肥料的发展也开始提速。

  为指导农户选购液体肥,当地农技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作物施肥指导意见,从基肥到追肥的时期及用量、从大量元素到微量元素肥料配合等,为农民提供全程套餐式指导。

  “多施1公斤液体肥,多打了100公斤粮,化肥总量还减了不少,你说咱能不信人家这配方吗?”联增村的刘保生说,2015年他按照施肥指导意见种植玉米,每亩地在追肥时增施了1公斤的黄腐酸螯合锌肥,收获时每亩玉米比其他人多打了100多公斤。只多投入了20元的锌肥,按玉米收购价每公斤1.6元计算,增加了140元的纯收益。现在,他逢取经的农民就说:“要按配方施肥,要照指导种地。”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