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的农资圈里,有一位老农资人——高罗周,他从1991年开始经营农资到现在已经25年了。在这段岁月里,他不仅见证了化肥行业的变革之路,而且不失时机地转型升级,实现了自我发展。
从菜农到老板
高罗周经营农资的历史要从1991年说起。那个时候,高罗周还是呈贡县(2011年呈贡县撤县设区)一个小村庄的农民,靠种菜为生。那一年,花卉的种植面积在当地快速地发展,这些艳丽的鲜花让高罗周本来平淡的生活突然激荡起了波澜。
“开始种植花卉的时候,我就在想既然蔬菜、花卉那么多,我能不能供给农民提供一些农药、肥料?然后我就去办营业执照,那个时候化肥的营业执照还不能办,只能办农药的。”高罗周就这样开始了农药的经营,也是他涉足农资的起点。
高罗周的创业史非常艰辛,由于没钱盖门面房,他就在自己家房子的墙壁上凿一个窗口,通过这个小小的窗口来卖农药。“为了让大家认可我,只要有人来,我就发烟给人家抽,这样经营了一段时间以后,很多人都来我这里买农药。”“发烟”应该就是农资经营中最初的促销手段了,尽管它很简单,但在那个年代里却是非常有效。上门来买农药的农民越来越多,当时高罗周经营的农药总共只有八九个品种,品种的单一使得利润很低。面对这种情况,高罗周有了新的想法。
第二年,在化肥旺季来临之前,他独自骑着自行车来到当地一家碳铵厂,向厂里要求经营碳铵。在很多人看来,这绝对是神经质的做法,因为根据当时的情况,化肥是专营产品,不允许个体经营。但凡事都有个例外,“当时碰巧那家企业的碳铵就卖不了,然后就给了我50吨,我拉回来卖的时候,我的价格比别人的便宜,比如别人一袋卖12块钱,我只卖11块5毛。当时的肥料工艺很差,结块很严重,我就专门雇了一个人,他的工作就是用锤子把结块的化肥敲碎。”由于便宜,再加上化肥的结块被处理了,高罗周的碳铵很快就被当地人抢购一空。
看到眼前的好生意,高罗周以一个生意人的敏感,很快承包了当地供销社的一家农资店,成了经营化肥的正牌军。适应形势、因势利导,高罗周从菜农当上了老板,不过在经营农资这条路上,还有很多磨练在等着他。
转型实现新发展
高罗周的农资生意一直红红火火,但是到了2006年之后,农资经营的很多问题爆发了。首先是,经营化肥的流通企业越来越多,竞争加剧,利润摊薄;其次是赊销越来越严重,公司的资金流越来越紧张,日子渐渐难过起来了。
“这个时候,我弟弟建议我调整产品结构,经营冲施肥。冲施肥是很受农民欢迎的,但是赊销的问题始终解决不了,而且我发现有一些冲施肥还存在质量问题,那我就想不如自己做生产好了,生产什么自己说了算。”高罗周如是说。
实际上,面临着形势的转变,高罗周按照三条路径同时转型。第一,从单纯流通企业向生产、流通综合服务过渡;第二,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第三,大胆涉足农资电子商务领域。为此,高罗周先后组建了云南遍地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崟农达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及云南遍地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开始从生产、流通及电子商务三个方面对农资业务进行调整,并对产品进行了重新定位。
其中作为生产企业的云南遍地绿体现了高罗周对农资产品发展方向的判断。他说:“我感觉我们应该生产一些有机的土壤调理剂,这样既符合国家的政策,同时产品又有差异化。所以目前我们公司就把发展方向锁定在有机生态方面,逐步把化学肥料去掉。”在这一认知的指导下,公司始终致力于有机农业投入品的研发和推广,注重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的恢复。
在高罗周的带领下,云南遍地绿发展迅猛。2014年12月16日云南遍地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在上海股交中心挂牌,云南遍地绿的成功挂牌,意味着公司踏入了资本市场发展的快车道。在新的时代,高罗周带着自己的梦想重新启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