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种在水里,一年收获12茬,按棵出售每棵0.55元。昌乐县红河镇凤凰岭果蔬专业合作社通过循环利用村内发酵沼液,发展水耕蔬菜栽培项目,与蔬菜加工企业实现订单合作,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社员年收入超10万元。
水耕栽培又称养液栽培,为无土栽培的方式之一。其特点是完全不需要土壤,而将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依其需要量调配成培养液,采用循环式水耕栽培法,供作物吸收利用。
合作社理事长王江堂告诉记者,他们所用的养液是用村里沼气池发酵后的沼液按照1:2比例加水调配而成,再根据不同的栽培品种添加适当营养元素。养液通过管道贯通整个温室,实现循环利用,比大田种植节水90%。
作为一种无土栽培法,水耕栽培没有土壤为介质,既杜绝了重金属超标的隐患,又使得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大幅度减少,不需要喷洒农药。水耕栽培出来的蔬菜被国际上公认为清洁蔬菜,可以符合国际上最高品质的“三无”食品标准,即无农药残留、无有害重金属、无有害病毒细菌,因此价格行情较好。
王江堂介绍,目前合作社共种植生菜、甘蓝等8个品种生食类叶菜,每月产出一茬,一年可收获12茬。合作社与蔬菜加工企业达成购销协议,实行订单销售,社员除承担温室建造成本和日常管理外,其余种子、养液等成本全由企业承担。社员生产出的水耕蔬菜按0.55元/棵全部回收,然后经企业速冻、保鲜或低温脱水远销北京、上海和国外。
“最主要的是种植效益大大提高了,一个2亩的棚一天最多时可卖700棵菜,一个人管理一个棚,年收入10万多元。”王江堂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