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XX”“中国特色XX”等词语一直以来都是热点名词,而现在,“中国特色”已经变得褒贬不一。这个词语中仿佛带着一丝劣根性、懒散和投机。如今,我国的环境保护,治理污染工作又将面临着“中国特色”的拷问,“先发展后治理”式的进步模式已经被证明后患无穷,这应该给我国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治理敲响警钟。
据业内人士介绍,国际上农药企业在制定农药市场价格时是要考虑到使用后的回收处理费用的,并将之合理的制定到农药价格体系中去。反观国内,不仅没有行之有效的回收实施细则,无害化处理的高昂成本负担也成为了企业在进行回收工作时的“绊脚石”,责任主体不明确、处理资金来源不固定,回收工作将举步维艰。“中国式”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不应只存在于公益行动、品牌知名度炒作的行为上,这需要“一味良药”,一味能够改变农民习惯性丢弃废弃农药包装恶习,一味能够唤醒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一味能够促进政策落实、法律法规完善、监督责任到位的“强心剂”。
“让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期望与要求,也是我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的目标。眼下,农资行业面临产能过剩、结构调整的转型阵痛,何不借此时机将此前未尽的工作和义务执行下去,为保护绿色土壤、建设良好生态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