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地无闲草、夜郎多良药。”作为苗药起源地、中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近年来贵州重点培育以苗药为代表的民族医药产业,致力将苗药产品推向全世界。
在贵州的苗岭山脉间,孕育着一座“天然药物宝库”。4800余种中药材,占到全国品种的80%以上。而苗家人还有着许多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秘方,在持续引发外界好奇的同时,更有不少公司出手阔绰,买断下来加以研发新品。
在9日举行的2016现代苗药创新技术国际高峰论坛上,中国最大苗药研制生产经营企业——贵州百灵集团董事长姜伟表示,百灵在挖掘整理苗族民族药品中,研发了治疗慢性糖尿病的药品。目前贵州百灵已成功研发17个苗药品种。
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说:“中医药是我国在国际上具有较大优势的领域,行业和企业要有足够的自信走出去,如果说化药是我们跟着别人跑,生物医药是大家一起跑,在天然药物、民族药物上我们可以领跑。”
而要领跑起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原副局长惠鲁生认为,在发展苗药产业过程中,要以厚重的民族文化积淀为基础,突出产品特色,展示独特药效。
2014年,贵州申报的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建设,填补了中国民族药产业发展工程技术研究平台的空白。2015年,贵州省医药制造业384亿元总产值中,以苗药为代表的民族医药产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苗药成为中国销售额最大的民族药。
不过,在苗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中,还有不少功课要做。生物学家约翰·托马斯·托伦认为,苗药想要在国际上走得更远一点,还需要更多努力。
例如澳大利亚或者美国的监管部门,专门会推出苗药质量监管体系。约翰认为,企业不应该抵触,毕竟这是一种药物产品,需要通过监管。那要怎么得到认可?他提醒,第一步就是走标准化。简言之,要让产品符合国际标准。其次,要抓紧时间申请专利,保护产品。
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汪浩表示,将启动苗医药互联网平台“苗医云”,运用大数据手段推动苗药朝着现代化、国际化方向发展。配套举措还包括:启动苗医药诊疗技术和服务体系、服务项目、相应价格的标准制定工作;筛选苗药品种上报国家药典委员会,引进国际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贵州苗药统一标识制定及“苗药出海直通”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