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淮安市农机化工作以“争当苏北农业机械化发展排头兵”为统揽,按照“补短板、拓领域、调结构、提质效”的基本思路,创新突破,重点重抓。截至6月底,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3.5%,位列苏北第一。
“三夏”以来,我市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和农业机械的主体主力作用,全面保障粮食颗粒归仓。据统计,今年我市小麦种植面积463万亩,机收面积450万亩,机收率超过97%。全市农机部门坚持以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为主体,提前落实收割机2万台、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还田机1.5万台、小麦机械化复式种植机具超过6000台,签订机收订单和口头协议430万亩。在全市主要交通路口设立18个跨区作业接待站,开辟69个农机专用加油点和绿色通道,积极引导农机具合理流动,做到成熟一亩、收获一亩,土地腾茬一块、播种一块。
立足补齐短板和拓展领域新要求,大力推进粮食烘干机械化。我市持续优化区域布局,协调推进收储烘干与产地烘干融合发展,科学布点区域性烘干中心,全市新建区域性粮食烘干基地35个。市财政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对年度内新增6台套或60吨烘干能力以上的烘干中心进行奖补。洪泽县以“率先争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为目标,新建粮食烘干中心15个,实现农业乡镇全覆盖。全市按照“500亩左右粮田配一台烘干机”的建设标准,通过组织技术培训、企业观摩、作业指导和项目支持等方式,积极引导农机合作社、种粮大户发展粮食烘干机械,新增粮食烘干机械达252台,超去年同期2倍,累计保有量1589台,批处理粮食超2万吨。依托农机合作社、种粮大户建设的烘干中心不仅满足自身作业需求,还积极为周边农户提供市场化粮食烘干服务,上半年累计烘干粮食超60万吨,产地烘干水平超30%。
坚持“夏季主攻还田,秋季突出利用”总体思路,不断提升秸秆机械化还田水平。加大大马力拖拉机、秸秆还田机、秸秆捡拾打捆机等还田利用机具推广,全市新增大中型拖拉机1187台、配套秸秆还田机械1467台,有效改善全市秸秆还田利用机具结构。争取省级秸秆还田项目资金1.2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全市夏季秸秆还田率达95.3%。
目前,我市水稻机插秧栽插已完美收官,全市机插面积350万亩,机插率达83%。新增插秧机1571台,插秧机保有量2.3万台。新增育秧流水线45台套,保有量超300台套,5亩以上育秧点达到均配备育秧流水线,全市育秧面积达3.6万亩,加速推进育秧规模化产业化,实现了工厂化育秧、商品化供秧和社会化服务。在淮安区、金湖县、洪泽县、清浦区等地,工厂化育秧得到大力推广,淮安柴米河公司水稻工厂化育秧基地引进日本硬盘生产流水线,在淮阴、盱眙等地投资建立了多个育秧中心,总规模超过10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