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证市民新鲜蔬菜的供应,今年我市启动了“十三五”的“1161菜篮子工程”。作为这一工程的一部分,扬州城北的槐泗镇,承担了4000亩蔬菜基地的建设任务。记者昨从槐泗镇了解到,一期工程已启动,今年规划建设750亩。5年后4000亩蔬菜基地全部建成,将每天可为扬州城区供应近60吨新鲜蔬菜。
新建4000亩蔬菜基地
这两天,槐泗镇分管农业的负责人张启东正忙着招投标的事。张启东所忙的“招投标”,是指招揽一批蔬菜种植大户。因为,槐泗镇要新建4000亩的蔬菜基地。
据了解,槐泗镇新建的4000亩蔬菜基地,是我市“1161菜篮子工程”的一部分,由政府投资建设,主要目的是供应扬州市民餐桌上的蔬菜。据市农委相关人士介绍,今年,我市又通过了“十三五”的“1161菜篮子工程”。提出在现有的沙头蔬菜基地、江都吴桥蔬菜基地的基础上,新建槐泗和朴席两个蔬菜基地,并要求发展电子商务,直营直销的蔬菜占总销量的60%以上,保证扬州市民每人每日消费1斤蔬菜。
张启东告诉记者,4000亩蔬菜基地分布在槐泗镇的陈院、许巷、肖胡、陈沟四个村。“这4000亩全部是流转土地,分批建设。今年的建设任务是750亩。4000亩的蔬菜基地全部建成,要花5年的时间。”
日供城区近60吨蔬菜
建这么大规模的蔬菜基地,谁来种呢?张启东告诉记者,这4000亩蔬菜基地,会承包给种菜大户或有实力的企业种植,产品直供扬州城区市场。
“我们生产的蔬菜,直接上市民的餐桌。”张启东说,他们在招投标时,也明确向承包户说明,该蔬菜基地会按市场需求种植。
张启东告诉记者,按照槐泗镇的土壤条件,各类蔬菜均可种植。“目前还没确定种植哪几种蔬菜,不出意外应该是常见的叶菜类蔬菜。”他说,每亩可产出蔬菜5吨。按照这一数字计算,4000亩蔬菜基地建成后,每天可为扬州城区供应近60吨蔬菜。
部分蔬菜采用无土栽培
记者了解到,这座由政府投资的蔬菜基地,科技感十足。智能温室、无土栽培一应俱全。
“冬天蔬菜容易被冻死,我们会通一条管道给蔬菜‘供暖’。”张启东说,大棚内有温度计测量棚内温度,并且根据室温自动调节。
“有一些蔬菜品种,我们引入了新的栽培方式,无土栽培。”他说,所谓的“无土栽培”,是指不需要土壤,用营养液栽培。根据蔬菜所需的营养,有计划供应。
未来规划发展农业观光
张启东介绍说,在蔬菜基地的远期规划中,还将发展科研、农业观光。
张启东说,基地建成后,他们还准备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引进、开发蔬菜新品种。“有一些国外的蔬菜新品种,我们扬州人不经常吃,这些品种能否移植到扬州来栽培,通过改良土壤的方式,让它能够在扬州生长,需要我们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努力。4000亩蔬菜基地将会有一小部分试验田,用于科学试验。”
除了科研需要外,蔬菜基地还将发展农业观光产业。现在很多家长,周末都愿意带孩子去郊游,到蔬菜基地,可以让孩子学习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