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刺激素要火!”这是近年来不少农资业内人士的感受。在化肥、农药过量施用已然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的今天,生物刺激素以其特殊的功能,站在了农资舞台的“聚光灯”下。正如专家所预测的那样,它将会是一个朝阳产业。
但朝阳产业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如日中天”。当前,生物刺激素的作用机理,不论对于科研人员、政府管理部门还是企业而言,依然是一个“斯芬克斯之谜”。一方面,对生物刺激素认识和研究不充分,导致了管理和生产的相对粗放,现在只能简单模糊地登记为水溶性有机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板块,同时缺乏行业规范和标准。另一方面,不了解其有效成分到底是哪些,也给有效成分提纯、精准生产和应用带来困难。而当前的生物刺激素市场,充斥着多种五花八门、良莠不齐的产品,如海藻酸类产品,浒苔、海带、褐藻提取的都有,但实际效果相差很大。很多生物刺激素成分的检测没有相应的标准,产品效果只是凭企业自吹自擂。
近年来,各类农资新品层出不穷,一些农资厂商不负责任、夸大其词的概念炒作“炒”怕了农民,农民看到新概念、新名词,第一反应是敬而远之。因此,让农民见到实效、真心接纳,是生物刺激素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必须越过的一道坎。
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企业和农技人员应负责任、科学准确地向农民宣传推介生物刺激素的作用和特定效果,正确地加以引导,不能将其同化肥、农药混为一谈。同时需要明确的是,生物刺激素可助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一臂之力,但是不能替代化肥和农药,断不可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夸大鼓吹、漫天炒作。此外,企业和科研单位还应加强研究,进一步深入了解其作用机理,挖掘其独特的功能,扎扎实实做好研究实验和完善应用技术,让农民真正看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也要给产品的最终使用者农民提个醒,面对新产品新技术要理性认知,科学施用。生物刺激素尽管有一定的神奇功效,但绝不是万能的。它不能完全替代化肥、农药,也并不是所有作物在任何环境条件下都有必要用,科学施肥、用药仍然是前提和基础。因此,农民在生产中要在充分保证作物基础营养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补充选用生物刺激素,切不能把它当作灵丹妙药过分依赖。此外,在生物刺激素与大化肥结合施用时还应注意添加量和技术安全,不能盲目跟风。
只有科学理性地看待和推广应用生物刺激素,才能使其真正发挥提质增产、造福农民的功效,也才能促进生物刺激素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