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又是八月一,无数革命先烈英勇无畏的身姿还历历在目。如今虽已是和平年代,但是各行各业也都有着无数“最可爱的人”。氯化钾市场里,谁是最可爱的人?
中国钾肥生产始于1958年,当年作为中国钾肥工业的摇篮,察尔汗钾肥厂(盐湖钾肥的前身)首先生产了953吨氯化钾,填补了中国钾肥的空白。据数据显示,在近60年后的2015年,我国氯化钾实物产量已达到800万吨左右,钾肥自给率达到50%略高,而在这里盐湖钾肥独自便贡献了540-550万吨的产量。
所以,说盐湖钾肥就是保障国家农业用钾安全事业里最可爱的人,没有人能够反驳!没有盐湖钾肥,所谓的“世界洼地”的进口价格也只会是海市蜃楼。当然,罗钾、藏格等所有致力于这项伟大事业的国产钾生产商也都是最可爱的人。
谈到此笔者“冒天下之大不韪”地提出:暂时还是不应该完全放松氯化钾出口。我们的自给率仅50%,我们的可溶性钾资源少得可怜而固体钾开发技术还没有到完全成熟之时,我们的海外钾肥生产基地尚未稳定性回馈……
2007年到现在,这许多年来大部分倡议肥料出口松绑的人,其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呢?还是不说了罢,说了伤感情,虽然其实那也是人之常情。笔者也不是说我们要坚决不出口氯化钾,若固体钾开发利用或是海外基地都能成为我国钾肥可靠稳定的来源,那么我们当然可以放开出口。但明显这不是能短时间内、轻松地可以实现的,所以现在与其谈出口,还不如搞改革。
若只从大方向上来说,其实很简单,只有两点--眼下和未来,即一方面想方设法保证国内现有生产能力的基本稳定,一方面千方百计地提高国内钾资源开发利用与境外基地建设。若要细化下去,那又是大学问了,这里笔者暂且只谈眼下的几个问题:
1、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化肥行业各种优惠政策的逐渐取消,行业内的竞争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尤其是最近两年大环境不佳的局面下,氯化钾价格的低迷已经损伤了很多国产钾厂家的生产积极性。尽管适当的“休息”也可视作对资源的保护,但是这样毕竟也耽误了我们发展的速度,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时候是不是更应该注重科技转化生产力和产能及资源结构的调整呢?任何事业里,都不应该有纯粹的“休息”!不得不说,我们缺乏上层的引导和主体自身的醒觉。
2、氯化钾进口大合同的联合谈判机制已经很多年了,这许多年来我们也差不多一直是世界钾肥价格的洼地,但其实这种机制在这样的胜利中所占的功劳到底有几分,相信很多人心里都有不同的算盘。笔者不是说一定要完全改变这种模式,但起码我们应该更清楚地看到,甚至更多的人参与到,其实这样更有利于用钾安全与合理订价。在信息化的年代,靠隐藏或拖延是不可能有效引导市场的。所谓信息化,在市场经济里不单单是各种信息战,其实更高级的运用应该是高度信息透明化导致的市场主体在产品品质与服务等方面的高级竞争。
总而言之,钾肥虽小,但也是关系到江山社稷的重要事业之一。以盐湖钾肥为首的可爱的国产钾人,当奋发图强,像伟大的人民解放军战士一样镇守住我们的农业用钾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