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3900米的阿里地区普兰县,由于海拔高、交通不便,当地居民食用的蔬菜主要是土豆、白菜、萝卜三种,其余蔬菜大部分都要靠菜贩子从拉萨和新疆喀什运来,种类少、品质差、价格高,严重影响着当地干部群众的生活质量。普兰县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建成并运营以来,普兰当地吃菜难的问题得到解决,蔬菜品种大量增加,价格也适当。
园区概况
普兰县现代农牧业示范园位于普兰镇吉让居委会加兴组,距县城3公里,占地面积1800亩。记者了解到,该园区总投资2450万元,其中援藏补助1500万元,阿里得丰农林牧业公司投资950万元。
园区内除了西红柿、黄瓜等蔬菜,还有桃子、西瓜等新鲜水果,让人宛如置身瓜果飘香的小江南一般。
记者先帮你们尝尝…
鉴定完毕:香甜多汁…纯天然无公害。
园区分为优质牧草、温棚养羊、设施农业和生态林种植4个示范区。园区种植紫花苜蓿、黄花苜蓿等优质牧草500亩;建有日光温室20个、大小拱棚120个;建有温棚养羊一处,可育肥羊800余只;栽植陕北毛头柳500余株,青杨、新疆杨、普兰柳等乡土树种3万余株,云杉、侧柏等常绿树种2万余株,发展生态林1000亩。
置身于园区内,不仅可以领略优美的景色、寄情于大自然的返璞归真,休闲心身,释放情怀,同时还可以亲自参与体验农事劳作,品尝新鲜的瓜果蔬菜,收获奇趣、异趣、野趣、土趣、尝趣、乐趣和买趣。
普兰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土地集中流转变废为宝。
园区突破家庭为单位的土地经营模式,实行土地集中流转。村组以每亩每年1300元的价格承包给公司,由公司统一经营,共集中流转耕地380亩。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同时,将荒地交由公司进行生态林种植,林业产权归村组所有,实现变废为宝。
一进大棚,玉米清香迎面扑来。
二.“支部+合作社+农户”引进市场主体。
1.园区按“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引进阿里得丰农林牧业公司为市场主体,实行公司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经营。2.成立普兰县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成员93名。3.成立农牧民培训中心,对农牧民进行专业讲座、实地参观、田间实践等实用技术培训,充分发挥了园区的示范带动效应。
灌溉农药的场景。
三.采用高科技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采用喷灌、滴灌、管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引进山东寿光、陕西杨凌优质果蔬20余种,栽植抗寒、抗旱、抗病性强的优良树种6种,聘用专业技术人员4名。雇用农村实用技术人员20名,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园区技术负责人正在介绍园区情况。
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1.土地流转收入:每亩承包费1300元,净增1000元,园区流转耕地380亩,本组群众净增38万元,人均增收3800元。2.群众务工收入:务工劳力每天150元,仅本组19户村民2014年下半年收入30余万元,户均1万余元。3.种植大棚收入:园区每年向村民提供大棚实行免费种植,统一提供籽种和技术服务,2014年提供7个大棚,平均每棚收入5000元,2015年提供给专业合作社社员10棚、农民17棚。计划六年将所有温拱棚交由农牧民种植。4.市场营销收入:园区果蔬产品实行合作社营销模式,所得利润归合作社成员所有。2015年果蔬产量70万斤,产值210万元。据园区技术负责人史培能介绍,截止目前,向农牧民发放劳务费20多万元,缴纳本年度土地流转费49.4万元。
胡萝卜种植棚。
五.山水林田共治农林牧副渔齐建的生态循环示范。
园区加强田、林、路的综合整治,推广优质牧草种植植,发展以育肥羊为主的畜牧业,实行有机果蔬种植,加大生态林建设。形成了山水林田共治、农林牧副渔齐建的生态循环农业路子,成为阿里地区农牧业示范园区。
正在劳作的农民。
普兰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建成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阿里地区和普兰周边地区的吃菜难问题。群众不仅学会了种植技术,还找到了稳定的收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