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蔬菜,其安全性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每当看到丰盛的一桌蔬菜,我们可曾知道,从菜地种植、采摘,经过送检、清洗、分拣、包装、配送,最后贴上价格标签售卖,经过许多环节,而每一个环节都有为安全把关的人,他们被称为蔬菜分拣员。
夜深人静之时,海口市菜篮子1号加工配送中心却一直灯火通明,30多位年轻人正忙着将运来的蔬菜进行检测、分拣。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岗位,负责分拣和包装不同种类的蔬菜,通常从晚上9时到凌晨5时。
晚上9时,卡车将25吨蔬果运到配送中心,每一种蔬菜都要先进行抽样,然后把样本送进实验室检测农药残留,对采购入库的农产品,实行全品类全批次检测,对存疑的批次实行复检。检测合格的样本将会送至分拣车间。90后王泰华说:“作为检测中心一员,扎根一线,用心确保蔬菜检测合格,对检测不合格的蔬菜第一时间销毁处理,让市民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晚上11时,卸货、分类,将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小伙子们便分头分拣蔬菜。“这活儿不难,但得细致,所以紧张之余显得有些枯燥。分拣完了便是包装,该装箱的装箱,该装袋的装袋,都得过秤,分量不能有丝毫出入。这一切都要赶在配货运输之前,迟了慢了就会耽误市民买菜时间。”22岁的韦泽佳感慨道。查看进货单,核查菜品数量,调度和分配拣菜员,这样黑白颠倒的工作已经持续半年。
凌晨1时,分拣员将运输过程中烂掉的菜叶剥去,把新鲜完好的蔬菜按照销售点需求进行称重分装。“大蒜、胡萝卜、茄子、灯笼椒等处理起来相对快捷,将品质品相不佳的淘汰后,大蒜过秤,装入网兜,扎上网口,胡萝卜、茄子便以纸箱装裹,或者用保鲜膜裹进盒中。”18岁的王顺强这样描述。工作半年的他,现在眼睛一闭,就能闻出蔬菜的品种。
凌晨3时,负责处理叶菜类的张宝强,今年18岁,是个帅气的小伙子,上夜班已经好几个月,是最年轻的蔬菜分拣员。其他分拣员,也都集中在80后和90后。“每天7时之前保证所有蔬菜以最新鲜的状态配送至各网点。叶菜类分拣就复杂很多,不但要摘掉老叶、烂叶,还得码整齐,再削掉过长的根部,有时也得剪去过长的叶部,比如大葱。”作为福建人的他,特别能吃苦,也很享受拼搏的感觉。
凌晨5时,25吨蔬菜分拣完毕,伴随着黎明的曙光,这些菜由23辆配送车送往全市117个平价菜末端销售网点,最终市民在超市会买到。22岁的陈北俊看着一辆辆装好的车离开配送中心,绷紧的一根弦一下就松了许多,他这样总结自己的工作:“拣菜工作考验一个人的细心、耐心和责任感,让我认识更多的蔬菜,了解到菜篮子对民生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