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7年的试验,‘花生玉米宽幅间作高效生态种植模式’已实现‘夏玉米基本不减产,多收三四百斤花生’的目标,其‘稳粮增油’的特点有利于缓解我国趋紧的油料供给问题,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日前,在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举办的2016年全国花生玉米宽幅间作技术观摩与研讨会上,这一创新技术的总负责人、省农科院院长万书波介绍。
据介绍,经过7年的试验研究,由山东省农科院创建的“花生/玉米间作模式”已成熟,且农机农艺实现配套,具备了大面积推广的条件。去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正式提出“在黄淮海区域大力推广玉米/花生(大豆)间作套作”。
万书波说,着眼于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和推动农民增收,围绕突破粮油争地、人畜争粮、种养不协调等矛盾,省农科院自2010年起开始研究推进花生玉米宽幅间作高效生态种植模式技术。在保障玉米产量基本不减的前提下,通过压缩玉米株行距挤出宽带间套作花生,在种植模式、品种筛选、植保技术、农机配套等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探索出了适于机械化条件下的粮油均衡增产技术模式。同时,通过发挥复合种植模式,较好解决了小麦—玉米单一种植模式造成的土壤板结、地力下降等生产问题,因为禾本科与豆科轮作具有改良土壤、降低病害等作用,还能减少化肥、农药投入10%以上。
课题试验负责人张正研究员介绍,连续7年,团队在山东、河北、河南、吉林等不同生态区开展大面积试验示范,筛选确定出各种不同条件地块适宜的种植模式、品种、肥料、农药等。同时,自主研发出能同期播种、可调节行株比的播种一体机和田间分带隔离喷药机械等,从种到收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使这一创新技术具备了大面积推广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