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储政策退出
“玉米临储政策退出,玉米价格市场化,资源优势要重新回到东北,下一步玉米淀粉产业格局可能发生一些重大变化。”嘉吉淀粉及淀粉糖中国事业部市场分析部经理付星宇昨天在第九届玉米产业大会上表示。
“东北产区以资源优势弥补物流劣势,国内玉米淀粉产业形成了南北竞争的传统格局。近年国内玉米淀粉产业表面平静,实则已完成了产业迁移及初步整合。”付星宇说。
众多周知,国内玉米资源优势集中在东北和华北地区。此前东北地区的深加工企业依靠资源竞争力,在南方销区与华北企业形成竞争。同样的玉米淀粉发到广州地区,从东北运过去费用300元/吨,华北过去200元/吨,但东北玉米更便宜,淀粉企业可以各自找到合适的市场。
期货日报记者发现,自2008年实行玉米临储收购政策以来,东北淀粉企业因原料成本大幅上扬,在竞争中渐处劣势,华北尤其是山东的玉米淀粉产业却飞速发展,玉米淀粉的定价权从东北转移至华北。
付星宇表示,最近几年,玉米临储政策相当于剥夺了东北深加工企业的资源优势,但物流的短板仍然存在,东北玉米深加工产业衰败是不可避免的。这几年整个玉米产业处于北退南进的态势,因为北方的企业失去生存的根本,必然要退出竞争的舞台。
记者从与会的企业人士处了解到,国内玉米淀粉企业已经完成了整合和迁移。2008年国内玉米淀粉企业有200家左右,现在有效开机的不超过50家。另外,东北玉米淀粉企业在大规模退出,企业都去了比较有优势的省份。随着产业衰退,东北地区失去了玉米淀粉产业的定价权和话语权。
玉米临时收储政策退出后,东北地区能否重新争夺回市场话语权呢?对此,付星宇认为,现在玉米淀粉价格就是看山东,因为山东是目前国内淀粉产业最密集的区域。未来一段时间这种格局不好打破,还要延续华北定价的趋势。
有市场人士认为,深处“粮窝子”,东北玉米深加工企业本身就有着低价玉米资源优势,再加上还能从政府获取大量补贴,外销比例明显高于华北尤其是山东的企业,东北企业未来有望重夺玉米淀粉现货定价权。
随着产业格局的变化,未来玉米淀粉企业该如何规划或调整呢?付星宇认为,淀粉企业今后发展的两条路。一是小、钻、精。小是一定要规模小,船小好调头;钻是钻研周边需求领域,培养忠诚客户群;精是产品或服务优异化、差异化、独特化。二是大、普、控。大是要有足够的话语权,普是制定普遍遵守的行业标准与游戏规则,控是致力于资源控制。这将是玉米淀粉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