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察北,秋高气爽。行驶在柏油路上,放眼望去,公路两旁集中连片的马铃薯种植区里,农户正忙碌地将马铃薯装袋,拉载马铃薯的车辆来来往往,一派繁忙景象。
近年来,察北管理区持续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使其成为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种植户变身产业工人
谈及察北的马铃薯,不得不提到“雪川农业”。
“过去种上十几亩地,忙活一年收入不过三五千块钱。现如今,收入翻番,再也不用担心辛苦一年还赔钱了!”正在田间劳作的农民张胜利满脸尽是丰收的喜悦。
“雪川农业”是察北管理区农业龙头企业。他们是如何解决薯农收入?雪川农业集团副总经理程小飞告诉记者,过去,察北的薯农被牢牢束缚在自家这几十亩土地上,生产技术落后、没有良种等因素导致了土地低产,脱贫致富遥遥无期。而现在,通过雪川农业的带动,察北薯农可通过租赁、入股、合作、投资等方式将自家土地流转到公司,公司再将一家一户零散低产耕地组成500亩一块的标准化高产田,通过加大基础设施与农机设备的投入,改良土壤、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科学轮作,使土地收益翻倍增长,大大提高了薯农收入。
“我们一个工人可管理2000多亩土地,拿种植‘雪引4号’为例,平均亩产可以达到3.5吨,亩产值在4500元以上,扣除成本还有每亩2000元左右的收益。”程小飞说。
让“小土豆”大放异彩
众所周知,“良种”对于马铃薯种植来说,尤为关键,在察北马铃薯产业化进程中,雪川农业等龙头企业同样功不可没。
“我们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现已自主培育了“SV1号”—“SV18号”18个优良品牌。”程小飞说。察北农业局负责同志也告诉记者,察北当地薯农已经摒弃了传统的种植方式和退化品种,他们从“雪川”引进良种、签订种植合同、接受技术推广服务,而雪川农业则会为他们提供贷款担保。就这样,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察北这个马铃薯传统种植区,正在逐步发展成为河北省马铃薯最重要的产业化核心区,吸引了周边农民、合作组织迅速向其聚集。
“把小土豆做成大产业”,成为察北领导层的共识。短短的几年间,在雪川农业的引领带动下,察北马铃薯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亩产量由1.2吨增至2.5吨以上。尤其是规模化种植公司、农业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使这里发展成为供应京津唐和长三角地区马铃薯的主要生产和供应基地,出口比例也逐年增加。
今年5月,雪川农业又与荷兰AVIKO公司签署了二期项目《协议书》,到2018年双方拟再投资2亿欧元,扩建10万吨冷冻薯和20万吨马铃薯鲜切和主食化产品生产厂,达到年加工60万吨薯条的生产能力。这对全区马铃薯产业加快发展无疑是一大利好。
废弃物循环利用再增效
察北马铃薯加工年产生皮渣废弃物3万多吨,如何将废弃物变废为宝?
去年,察北建成了20000亩水肥一体化示范工程,建成了沼液处理站7座,铺设地下沼液输送管道4000米,将沼液按照水肥营养比例和灌溉用水进行科学配比,通过大型指针式喷灌机浇灌马铃薯,节水节肥,实现了土地用养结合、农牧良性互动、生产环保兼顾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
“马铃薯产业化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我们已从马铃薯加工废弃物沼气化发酵处理、沼气为生产供热、加工厂余热回收再利用、变频技术综合节能、轮作种植奶牛饲草、奶牛粪便发酵沼气、沼渣还田种薯种草到沼液水肥一体化灌溉,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可创造出数倍于传统农业的经济效益。”程小飞说。
以雪川农业为例,目前,这里的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可年产沼渣有机肥4672吨,制成马铃薯专用复合有机肥直接还田,年利用沼液100万立方米,年减少地下水开采100万吨,此外,还大大减少了化肥用量和污染物排放量,达到了农产品废弃物通过沼气发酵处理后的全部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