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记者从质检总局了解到,经地方政府申请和质检总局组织考核,我国又有65个县(市、区)被授予“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至此,我国累计已有291个县(市、区)建成示范区,共创建643个国际品牌、8361个国内品牌,在促进我国优势食品农产品出口的同时,提升了区域整体质量水平。
据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示范区建设呈现出数量增长快、地域范围广、辐射带动作用大和建设质量标准高的良好态势。创建示范区的地区,农业生产标准化和种植养殖基地规模都有了明显提高,农药化学投入品控制越来越规范,疫病疫情监测、风险监控和质量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建设有了明显提升,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
截至目前,示范区面积达到5038万亩,覆盖到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市区。示范区建设带动群众增收累计986亿美元,带动农村就业人口达到2968万,出口创汇累计782亿美元,示范区内企业数量11908家,在提升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我国优势食品农产品出口方面发挥了良好的引领作用。
在品牌创建方面,示范区累计创建国际品牌643个、国内品牌8361个。在近年来我国外贸形势十分严峻复杂的情况下,示范区的建设促进了外贸结构优化,形成了出口竞争新优势,我国出口食品合格率多年来保持在99.94%以上,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为提升我国食品农产品供给质量水平,优化产业机构,促进对外出口,实现质量和效益的双提升,从2008年起,质检总局以实施“出口食品竞争力提升工程”为抓手,推进示范区建设。
示范区坚持“一标两市”、内外兼顾、统筹发展的工作思路,一方面通过龙头企业对接两个市场,促进了种养殖、加工、服务业规范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规范生产经营者行为,促进了示范区整个区域内食品安全水平的和产业效益的整体提升,同时使广大老百姓在消费和增收上分享到质量红利。
上述负责人表示,质检总局将进一步推动示范区理论和制度创新,坚持质量、效益为中心和“一标两市”为主线,强化品牌战略,突出全供应链质量安全综合治理,以国内外两个市场最严标准为引领,推动示范区向高质量、高层次发展,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