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粮食生产大省,安徽目前粮食品牌繁多,但是对内竞争力不强,对外影响力较小。多数粮食企业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比较低,既不成规模也不利于宣传推广。民盟安徽省委日前呼吁,要下功夫做好我省品牌粮食大文章。
民盟安徽省委在调研中了解到,我省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等模式,推进品牌培育和整合,目前形成一些区域性的粮食品牌。但民盟安徽省委同时也指出,这些粮食品牌要想“走出去”,扩大影响力和竞争力,仍需在品质上精雕细琢。
品质确保“舌尖上安全”
建立粮食产品品牌,关键是要把好粮食质量关,把来自粮食生产、储藏、加工、销售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安全风险降到最低。民盟安徽省委认为,所有粮油生产经营企业必须承担起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严厉的粮油质量追溯和召回退市制度,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只有从粮食生产环节、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实现电子监管,才能从源头上“种好粮、好积粮、吃好粮”。
民盟安徽省委指出,今后我省重点要打造科技含量高、生态、有机、无公害、绿色粮食产品,实现功能化、特色化、营养化。要通过专用粮食品牌发展引导粮食品种结构调整,引导企业研发、培育和种植适销对路的小麦、稻谷、玉米、杂粮新品种,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以粮食生产决定加工,以粮食加工决定市场消费”的“供需倒置”状况。
培育大粮商大品牌
我省要从战略高度支持现代粮食加工企业发展,引导企业通过内部加强整合,外部加强联合,推动产业重构;支持有条件的粮食企业“走出去”,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竞争力的大粮商。
民盟安徽省委认为,作为粮食生产大省,安徽粮食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力还不大,粮食加工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少,与江苏、湖北、湖南、黑龙江等省知名品牌差距较大。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我省粮食品牌建设总体上还很落后。
因此,要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和政府的监督引导作用,形成品牌建设合力。比如整合粮食品牌,目前我省粮食品牌“多而杂”,但是对内竞争力不强,对外影响力较小。每个粮食企业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都比较低,既不成规模也不利于宣传推广。对此,民盟安徽省委建议相关部门应当加强粮食品牌整体统筹规划,以优势产业为依托,以优势产品为核心,打造具有我省特色的粮食品牌。
增强安徽品牌自信
走品牌化道路,已成为粮食行业的共识。如滁州市是我省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近年来,该市推动大米品牌建设,整合区域内大米品牌,产品在北京、江苏、上海、福建、广东等主销区表现十分抢眼,“标王”牌等品牌大米成为每年全国“两会”餐桌指定用米。
民盟安徽省委认为,我省地处江淮之间,农作物有着很好的光照和水资源,整体上粮食产品质量较佳,有了好的产品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宣传,重视产品的营销,在增强产品自信的同时,树立积极宣传、走出去展示的营销理念和习惯。
要善于创新闯新路
今后我省粮食产业要善于利用现代科技,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的运用、物联网等现代化的产供销技术和手段,减少中间环节,利用B2B、B2C等模式加快产业的周转速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同时利用电子商务技术、移动平台等“互联网+”经营模式,开办粮食银行,促进农超对接,把产业体系向新型业态延伸。
民盟安徽省委还建议,要围绕延长产业链和提升粮油精深加工,着力改善生产工艺,加快实施技术改造和升级,增加粮油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销售溢价,为促进品牌粮食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储备,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