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中国花木第一县”的绿色崛起

   日期:2016-09-23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155    评论:0    
千里伏牛山东方,万里母亲河南侧。在中国版图的中央,有一个沃野葱茏的花木植物王国。这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是“南花北移、北花南迁”的天然驯化基地。 
  这是一个与花木有缘的地方。盛唐时代,就出现了大型综合园林;北宋年间,便有皇家园林在此落户;明清时期,更获得“花都”“花县”美誉。陶渊明、李白、范仲淹、苏轼、黄庭坚、朱熹……诸多文人墨客纷沓而至,访道饮酒赏花,留下千古名句。 
  这是一个续写花木传奇的地方。百里花卉长廊,60万亩平原林海,跨越千年的盛衰,这里再次成为花的世界、草的海洋、树的故乡、鸟的天堂。名优花木种到了中南海,走进了美国林肯纪念堂,花木种子搭载卫星在太空翱翔。 
  这是一个创造生态奇迹的地方。全县耕地不过100万亩,花木种植面积却超过60万亩,位列全国第一,享“中国花木第一县”美誉。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原本野生植物资源极其贫乏,却汇聚了中国南北方乃至世界各地名优花木2400多种。20多亿株花木在此孕育生长后,又从这片土地出发,销往全国27个省份,美化了祖国城乡,改善了生态环境。 
  这里就是河南省鄢陵县。从“依花名县”到“以花富县”再到“生态立县”,从“一家一户分散种植”到“集中联片生产”再到“产业集群化发展”,把花木优势做足,硬是在“地上无山水,地下无资源”的平原地区闯出了一条依靠农业特色产业,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路子。 
  新时期,在厚植绿色发展优势的基础上,鄢陵花木产业正加快转型升级,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以花木改善生态、以生态承载旅游、以旅游激活三产”,实现更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盛景重现:花木老字号再度名扬天下 
  坚持不懈地把花木产业摆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不断解放思想,适时调整发展思路,有效激发企业和群众花木生产热情,为县域经济繁荣奠定坚实基础 
  “一入鄢陵望眼迷”“鄢陵野色平于掌,也有此景江南无”“腊梅一种,唯鄢陵著名,四方诸君子,购求无虚日”。古人的诗句,描述了鄢陵昔日的繁华。而今,这里盛景重现:花木种植遍布12个乡镇,1100多家花木企业鳞次栉比,21万从业人员奔走忙碌。 
  花木种植面积占全省1/3,花木产值占全县GDP1/3。绿化苗木、盆景盆花、鲜花切花、草皮草毯4大系列品种丰富,腊梅、桧柏等传统优势花木生产技艺不断提升,枇杷、香樟、石楠、棕榈等南方观赏树木备受滋养,荷兰郁金香、美国凌霄、日本樱花、比利时杜鹃等国外名优花木争奇斗艳,成为我国最大的花木生产销售集散地、全省乃至全国花木市场的风向标。全县花木年销售额超60亿元。 
  “鄢陵的花木能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和层次,着实不易。”鄢陵县委书记宁伯伟说,“这是历经试探与摸索后,多届鄢陵县委、县政府坚持不懈地把花木产业摆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不断解放思想,适时调整发展思路,有效激发企业和群众发展花木生产的热情,走规模化、标准化、企业化、集约化经营路子的结果,为繁荣县域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 
  “百花竞秀春满园,欲寻春色到姚家。”“中原花木第一村”姚家村自古以来就被称作“姚家花园”,相传最初为唐代三朝名相姚崇所建,是鄢陵花木的源头所在。如今村里每一寸适宜耕种的土地上,都被造型奇特、花朵艳丽的盆景、盆花和树型优美的园林花木所覆盖。不仅如此,部分农户还外出租地5800亩,用于花木生产。 
  “姚姓人家自迁居到这里来,就世代以培育花卉为业。到清代中期,‘姚家花园’已经闻名天下了,花农开始被召入皇家御园当花师。花木远销到北京、武汉、南京、西安、开封等大城市。清末,花工的足迹已遍布全国。”提起花卉发展史,村委会主任姚春民自豪地说。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至民国时百业萧条,花卉种植也随之衰落,临解放前夕,花卉已寥寥无几。” 
  新中国成立后,鄢陵花卉产业在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进入了短暂恢复期。这期间县政府在姚家村办起鄢陵县园艺中学,组建了占地近千亩的鄢陵县园艺场。园艺场为北京、上海、西安、武汉、开封、郑州等大中城市供应了大批花卉苗木,同时也为这些城市输送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花工。 
  花木有根,花木产业在鄢陵也有根。传统技艺的传承让鄢陵农民多了一个赚钱的行当。上世纪80年代开始,没有丢掉手艺的农民开始在房前屋后用盆盆罐罐栽培花木,然后运到周边城镇售卖。以姚家、靳庄、西许、半百岗等花卉传统种植村为主,涌现了一批养花重点户、专业户和联合体。 
  历史变迁中,鄢陵对于发展方向也曾多方探索。上世纪60年代曾经大兴工业项目建设,随后发展重心又逐渐变成农业和轻工业。这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粮棉大县、财政穷县,为了提高土地产出,尝试发展苹果产业,高峰期一度发展到12万亩,可惜由于昼夜温差小,苹果糖分积累少,导致品质差效益低,最终逐渐被淘汰。 
  怎么样才能让农民腰包鼓起来,城乡经济更快地发展起来?在对传统优势、区位优势、技术优势有了更深一步认识和评估后,在发展花卉天时、地利、人和的背景下,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鄢陵县委、县政府重新确定了“以花富县”“依花名县”的发展路线。自此,一个花木产业发展的新时代正式拉开帷幕。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