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斤的巨型南瓜、一吨重的西红柿树、长在“树上”的茄子……记者昨天从六合区马鞍街道现代农业园管委会获悉,占地12万多亩的马鞍农耕文化园今年“十一”即将开园。届时,游客在这里不仅能看到各种长在“管道”和“墙壁”上的蔬菜,还能观赏500亩的玫瑰花海,进行采摘、垂钓等农事活动。
昨日,记者来到马鞍农耕文化园探访,闻着桂香来到奇珍异果园的智能大棚,这里全部实施无土栽培。走进大棚,入眼便是一只300多斤的航天育种南瓜和一株1吨重的西红柿树,据说可结出2000斤西红柿。这株顶端体态庞大的西红柿树高约5米,开出许多树杈,上面挂满西红柿,根部则长在一个圆形箱子里,打开盖子,可以看到它的根系全部浸泡在水里“无土裁培”,与普通低矮的一株株西红柿树“判若两树”。农耕文化园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这棵西红柿树用的是优质蔬菜种,通过后期整枝修剪、营养调控和环境调控技术,使西红柿苗长为树状,故称之为“西红柿树”,可大大提高产量和观赏性。
此外,智能大棚里还可以看到绿油油的青菜整齐地“长”在管道上,墙面上“长”出了生菜,一棵棵“茄子树”长在方形箱子里,固定根系的也不是土,而是一种土壤取代品,配比好的营养水则从一根根管道输进箱内,随时为植物输送水分和营养。
“这是利用管道式水培和墙壁雾化培植技术种植出来的,种植时先把菜苗用海绵包裹,放入相应口径的营养钵,然后直接固定到定植孔内,管道和墙壁内都是营养液供植物生长。不用担心浇水和施肥,这种种植方式不仅节约空间,还能让产量提高好几倍。由于营养直接充足供给,植物的生长期比在土壤里更短。”智能大棚的技术员葛孚村说,大棚以漏斗、袋栽、错层、走廊等多种无土栽培种植为主,不用化学肥料,5200平方米的面积培育了紫叶甜菜、白天使长茄、珍珠苦瓜、苏太妃辣椒等30多个品种。
马鞍街道现代农业园管委会主要负责人介绍,马鞍街道是全市农业大镇,农耕文化积淀深厚,去年开始建设12万多亩的马鞍农耕文化园,投资近亿元,将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相结合。除了奇珍异果园,园区还建有动物造型园、农耕体验园、采摘园、玫瑰十景园等,游客可在此垂钓、观赏花海、采摘蔬菜,甚至住在改建过的大巴车里,感受马鞍现代农业的新魅力、新成果。